第83章 终於会师(2/2)
几人纷纷同意唐邕所言。
走入帐中,高儼坐於主位,斛律光、高长恭、唐邕列坐其次。
未等他人有所反应,高儼先向斛律光施礼:“丞相身经百战,见的多了。而我年少不知兵,不敢在丞相面前班门弄斧。”
“既如此,军营之事,还请丞相调兵遣將、陟罚臧否,我绝不多言。”
语气之中坦然诚恳,没有一丝试探之意。
斛律光先是微楞,见高长恭、唐邕均是习以为常,隨后微笑道:“谢殿下信重!臣必不负所托。”
隨后,斛律光霍然起身,几步便立於悬掛的汾北舆图之前。
图上山川河道、城垒营寨標註分明。
他的指尖划过汾水的蓝线,点在玉壁城那个刺目的红点上,最后,凝重地悬停在晋阳西北——那个標註著“突厥”之处。
“诸位!”斛律光的声音低沉,却如同钟鼓齐鸣,瞬间定住了帐內所有的目光和呼吸,“目下局势,危如累卵。敌三路合围之势已成!”
他剑眉紧锁:“其一,周军已部分渡过汾水,兵临此地不远。虽有小挫,元气未伤,其锋甚锐,所图必在与我主力决战!”
“其二!”他的手指重重敲在玉壁城,“韦孝宽坐镇坚城,居高临下,控扼汾南。其麾下精兵养精蓄锐,不曾受挫,隨时可策应!”
最后,他的指尖带著难以言喻的沉重,落在晋阳西北的山谷处:“其三,突厥凶狡反覆,彼之主力,必已借道险径,抄近路潜行,直扑晋阳!晋阳若失,粮道断绝,我军再难翻身!”
帐內一片死寂,只有炭盆偶尔发出的嗶剥声和帐外呼啸的北风。
高儼面色凝重,高长恭眼中战意升腾,唐邕则眉头深锁,急速盘算。
“此三路皆是大敌!”斛律光声音中带著自信的决断,“我军兵力有限,不可分兵硬撼三路!唯有以攻代守,以奇制胜,击其薄弱之处,方能破此局!”
唐邕问道:“韦孝宽、宇文宪皆当世名將,突厥阿史那俟斤更是一代梟雄,丞相认为此三处,何处可称薄弱?”
斛律光不假思索,指向北方:“自是突厥!”
眾人皆若有所思。
高长恭接言道:“韦、宇文二將均是一国之將,虽有分歧,终是同气连枝。”
“而突厥人应周来寇,却自有盘算,若能一举破之,周人未必来救,而失劫掠之心。”
“兰陵王此言得之,”斛律光点头称是,“先前,我亦派部分士卒支援晋阳,然主力须在此处与周军对峙,无法动弹。”
“如今殿下率大军前来,可填先前所缺,亦可备军以破突厥!”
他向主座上的高儼再施一礼,高儼面色沉静,挥手道:“丞相不必多礼,我说过,绝不多言。”
见高儼首肯,斛律光猛地转身,目光如电,射向高长恭:“兰陵王高长恭听令!”
高长恭“啪”地起身直立,甲叶鏗鏘:“末將在!”
“著你即刻点齐本部及行营最精锐善战之骑五千!”斛律光语速如疾风骤雨,不容丝毫打断,“奔赴晋阳,绝突厥气焰!”
高长恭抬头,原本清亮的眼神炽热如火:“末將遵令!”
…………
此刻周军营中。
宇文宪方才卸甲,走入韦孝宽帐中,见韦孝宽面色不虞,似在深思。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道:“柱国,齐军虽中我伏,而终未能克。”
“无妨,”韦孝宽仿佛早就料到此事,神色不变,“本就是些许试探。”
“那柱国为何……”
韦孝宽打断了他的发言,將手中信件递给宇文宪:“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