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建康决策(2/2)
“徐僕射所言非虚,此刻非北进之时机。”
他看向徐陵:“著擬旨回復周使:江淮连日阴雨,舟师调度维艰;兼以齐军严备,北岸壁垒森严,仓促难图。伐齐之议,当缓图之。”
此言一出,已是明確拒绝了立刻同北周夹击北齐的提议,暂避锋芒!
“陛下圣明!”徐陵及主和文臣躬身领命。
吴明彻等人虽有不甘,但面对皇帝的决定与眼前確凿的军情,只能忍气应诺:“臣……遵旨!”
陈頊的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停留在吴明彻身上片刻,似有安抚,最终却只化作淡淡一语:“今日朝议已毕,眾卿且退下整备,不可懈怠军备。徐僕射留步,朕有事相询。”
“臣等告退!”群臣躬身行礼,鱼贯而出。
徐陵留了下来,待殿门关闭,偌大的殿堂更显空旷幽深。
陈頊离开御座,缓步走下丹墀,停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钉在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久久不语。
“陛下……”徐陵轻声唤道。
陈頊没有回头,声音带著一丝疲惫和深沉的考量:“徐卿,朕知將士求战心切,收復故土亦是人心所向。然则……”
他抬手指向鄴城的方向,“高儼此子,行事如此果决狠厉!借周寇之势,压服国內贵戚如碾螻蚁,勒佛搜刮如暴风骤雨。其魄力手腕,远非其昏聵父兄可比。他敢如此大刀阔斧,內部必已有相当把握压制反对之声。”
他转过身,眼神锐利地看向徐陵:“王琳乃是南朝旧人,其性情朕岂不知?如今他手握重兵,背靠一个敢行霹雳手段的主君,其心必坚!我大军若动,王琳必以死相搏,彼等背水一战,士气若虹。而我军……”
他摇了摇头。
“多年承平,甲仗或有冗余,爭锋之血勇尚需淬炼。一旦在江北受挫,岂非又蹈前代覆辙,空耗国力?不如让宇文护先去碰碰这块硬骨头。若宇文护能重创高儼,削弱其羽翼,动摇其根基,那时才是我朝真正的时机。”
徐陵深以为然:“陛下深谋远虑,臣拜服。高儼如今以『御周』之名行集权筹餉之实,若周国此次无功而返,齐国元气未伤反可能由此稍振。其政令若通,上下归心,再加之聚敛所得……恐將成大患。”
陈頊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所以,回復宇文护的措辞要足够『恳切』,『无奈』,更要让宇文护明白,朕虽未出兵,却心有支持之意。”
“周、齐皆是大敌,不可轻易与之。我等静观其变,渔利其后。”
他缓步走向御座,声音带著掌控全局的冷静:“传旨,赐玉璧十双、锦帛百匹予周使,以彰两国之谊。”
他接下来补充道:“密詔齐使崔季舒前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