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文历法(2/2)
“哦?”高儼来了兴致,走近两步,凝视著张子信,“愿闻其详。先生所长,如何关乎国事?”
张子信微微沉吟,缓缓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夫天垂象,见吉凶。日月运行,晦朔弦望,关乎农时节气。”
“然天道运行有其常轨,细微之差,经年累积,则现於历法失序,节气不准,影响耕作根本,故需更精准之历法以导农桑。”
“汉之《太初历》、宋之《大明历》,正缘此而生。”高儼点点头。
古代先民根据历法从事农业活动,若能使历法更加精確,则能顺应天时,鼓励农事。
“不知先生有何出新之研究,还请示之?”
张子信不慌不忙道:“后汉刘洪察月行分迟疾,故撰乾象历;鄙人不才,亦察日、五星行分迟疾,正欲撰新历。”
嘶!
高儼虽未曾听过张子信之名,却知道刘洪。
据说刘洪发明珠算,被尊为“算圣”,於数学、天文上有极高成就。
如今眼前名不经传的张子信,居然將他与刘洪並列,言下之意,其於天文上的成就还要高於先人。
“先生此言,足以藉我之心!”高儼脸上露出真诚的讚嘆与欣喜,“这格物院,正是要究天地之理,通百工之巧。天文歷算,可定农时,助民生,正乃我所求。”
他转向祖珽,果断下令:“孝徵,你此前所请增设人手、打造观测仪器的奏请,我尽数允准!”
“由你作主,为先生专设天文歷算所。所需经费,优先划拨!务必以最快速度置办最精良之观星仪具,恢復天象观测记录,从今日起,一切天象异变、五星行度轨跡,皆要详录在册!”
祖珽枯瘦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红,深深躬身:“臣遵旨!必不负殿下所託!张公所需,臣定竭力满足!”
张子信也深深一揖:“感佩殿下励精图治之心,愿倾尽毕生所学,以报殿下知遇之情!”
他深知,在格物院,他能拥有前所未有的资源去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比独自隱居海岛推演要强百倍。
高儼满意地点点头。
他虽然不知张子信是否如其所言可比刘洪,但也得表现出积极进取、礼贤下士的態度。
毕竟张子信是祖珽第一个推荐的人,为表“千金买马骨”之意,怎么说也得把“格物院”这个招牌打响。
也是高儼不了解中国古代历法史,不然他或许会对张子信更加放心。
简单来说,张子信之后的历法,无论是以精妙名极一时的《皇极历》,还是著名神棍李淳风的《麟德歷》,都必须参考其研究发现。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脚步匆匆地自院外廊下小跑而来,至门口躬身低语:“启稟殿下,仁寿殿请殿下前往!”
高儼精神一凛,能让宅在宫中的胡太后主动请自己前去,估计没啥好事。
“去告诉太后,我马上便至。”高儼吩咐一声,再对祖、张二人道,“二位先生,我有事需先回宫处理。这格物院之事务,祖秘书监统筹,天文所一应需求,但凭张先生提出,务求尽善。”
“恭送殿下!”祖珽与张子信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