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臣謁府(2/2)
依齐贼目前状况,让原先那群奸孽继续捣腾,会逐步走向崩溃。
但现在新人上位,不知道会带来如何变化。
他思索一阵,研墨挥笔写下一篇字,摺叠放入蜡丸之中,並將其密封好。
又唤来童子:“我要你去做这些事,你且听著……”
…………
琅琊王府前。
一名鬚髮皆白而精神矍鑠的老人受著侍从搀扶从马车上下来。
高儼正站在门外等候,见其出现,遂走上前行礼:“许久不见太傅,风采依旧啊!”
老人苦笑道:“殿下说笑了,老臣年近古稀,正思乞骸骨,还有什么风采可言!”
高儼摇头:“此言差矣!太公望年过七十能辅文王,太傅未满七十,谈何『乞骸骨』之事?”
老人正是刚被高儼升为太傅的赵彦深。
此番前来却非出自本心,而是高儼半邀请半强迫他前来的。
是以,当高儼赞他“风采依旧”时,他却说自己正思“乞骸骨”,即退休之事。
高儼却用太公姜子牙的事跡来反驳:姜太公年过七十,能辅佐文王开创霸业,如今赵彦深未到七十岁,怎么能退休呢?
“太公望乃古之先贤,老臣如何能比?”赵彦深只是作推辞之语,心中却对眼前这位少年產生些许好奇。
两人遂並肩联袂步入內堂,一路上有一句没一句地交谈著。
途中基本上是高儼主动出击,赵彦深则是用谦辞搪塞过去。
不管高儼言语间带有机锋,还是许诺高官厚禄,赵彦深只是故作不知。
高儼也不气馁,继续从另一个角度谈。
赵彦深见高儼被自己好几次搪塞过去,仍旧面色如故,与他谈笑风生。
原先被“请”来的那些许怨气也渐渐散去。
等他们一同走入內堂,赵彦深见堂內做有一人,面生黑须、目光炯炯,不由微惊。
那人正是尚书左僕射唐邕。
唐邕见到赵彦深与高儼一同进来,心中也是生疑。
面上镇定依旧,唐邕起身致意:“见过琅玡王殿下、赵太傅。”
声音沉稳有力,目光却在两人之间快速扫过。
听唐邕唤他为太傅,赵彦深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很快恢復平静,回礼道:“见过唐僕射。”
高儼微笑点头,请两位落座。
三人纷纷坐下,侍从奉上热茶后即退下。
高儼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热气,並不急於切入正题,指著茶道:“酪奴清淡雅致,別有风味,二位可一试。”
赵彦深、唐邕皆饱读诗书之人,如何不知“酪奴”之典故。
前朝北魏之时,南人王肃北赴,孝文帝將其大加重用。
王肃好鱼羹、茶水,孝文帝问他:“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
王肃回答:“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一旁的彭城王元勰遂道:“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自此之后,北朝高层人士中便戏称茶为“酪奴”,並以此为时尚。
六镇起义之后,胡人踩下汉化的剎车,昔日胡汉迅速交融之状不復存在。
尤其是北齐,保留了更多的胡人气质,除僧侣、士人外,少有饮茶之人。
赵彦深、唐邕谢过,纷纷將茶饮下,心中各自揣摩琅玡王所言何意。
唐邕率先打破沉默:“清玄新奇之物,江南有巧思,然终不如国朝风度。”
高儼唇角微扬,却不接话,目光转向赵彦深:“太傅以为呢?”
赵彦深隨后开口,更为谨慎:“北好羊、酪,南好鱼、茗,所好不同,当並各称珍。”
唐邕態度鲜明,表示唯国朝马首是瞻。
而赵彦深则同样用孝文帝、王肃问对之典回答,南北各有所爱,都是珍品。
两人回答各不相同,但其实本质是一致的——即试图糊弄过去。
高儼以士人所好茶茗款待,既是为了表现自己礼贤下士,也是借孝文帝之事表寻求汉化变革之意,向两人示好。
但两人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