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九品芝麻官(2/2)
“待油温升高,有青烟微起时,便可依照烹调蒸菜、炸物之法,將切配好的食材倒入其中,用长柄铁勺快速翻动、搅拌,使其受热均匀,直至熟透。
其要诀在於火候掌控与翻动迅捷,务求食材鲜香脆嫩,保留本味。
具体火候、手法,需尔等自行摸索试验。”
李炎看著周司膳专注聆听的神情,继续道:
“朕交予你尚食局一项新差事,自今日起,你便带领手下主膳等人,仔细钻研此锅用法。
便以此锅尝试烹製各类菜餚,无论是寻常菜蔬、肉膾,还是你等拿手的珍饈,皆可尝试以此法炮製。
朕不拘你们做何菜式,只要求一点:做出令朕满意的滋味!”
李炎环视眾人,拋出了诱人的赏格:
“若有人能以此锅烹製出令朕满意的新菜,无论此人是司膳、主膳,抑或是掌火的杂役,朕皆不吝封赏,官升一级。
若能摸索出稳定之法,使此锅烹飪成为尚食局新技,更是大功一件。”
周司膳及身后几位主膳眼中瞬间迸发出热切的光芒。
官升一级,在等级森严的宫廷內,可是天大的恩典。
“奴婢等谨遵圣諭,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周司膳带领眾人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干劲。
“嗯,朕等著你们的好消息。”李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那朕便回去了,待尔等有所成,速速通稟。”
说罢,不再停留,转身摆驾返回蓬莱殿。
“喏!”马元实领命,立刻转身朝少府监方向快步而去。
---
回蓬莱殿路上,御輦轻摇,李炎对隨侍在侧的马元实吩咐道:“马元实。”
“臣在。”
“你跑一趟少府监,传朕口諭:为朕打造铁锅的匠师鲁三,心思精巧,技艺卓绝,所造之器深合朕意。
著即擢升其一级,具体职司,由少府监监正依例擬定即可。”
“喏,臣领旨。”马元实立刻应声,转身快步向少府监方向而去。
当少府监监正接到马元实传达的口諭时,脸上表情颇为精彩。
他虽对那口铁锅的价值不以为然,但皇帝亲口嘉奖,岂敢怠慢?
待马元实走后,监正立刻唤来属官,带著几分无奈又几分施捨的口吻吩咐道:
“去,告诉那个叫鲁三的铁匠,嗯……既是陛下金口嘉奖,擢升一级,他本为轮番服役之官匠,按例,可授其一个流外官身。
就定为从九品下,掌冶署监作之职吧。
虽是最末等的流外官,却也是正经的官身了,吃一份朝廷俸禄,日后子孙亦有荫补之望,让他去吏部办个告身文书。”
属官领命而去,消息传到热火朝天的匠作坊,鲁三正挥汗如雨地敲打著一块通红的铁胚。
当听到监正属官宣布的旨意时,他整个人都懵了,手中的铁锤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官……官身?掌冶署监作?从九品下?”鲁三喃喃自语,仿佛听不懂这简单的几个字。
他祖上三代,不,往上数八代,都是叮叮噹噹的铁匠,在这烟火繚绕、汗臭熏天的作坊里討生活。
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手艺被贵人看中,多赏几个钱,或者少挨几鞭子。
当那属官不耐烦地再次確认,並催促他赶紧谢恩时,巨大的狂喜如同滚烫的铁水,瞬间衝垮了鲁三的理智。
鲁三猛地扑倒在地,朝著大明宫的方向,將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砖石上,发出砰砰的闷响,涕泪横流,声音嘶哑哽咽,带著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宣泄:
属官领命,找到正在炉火旁忙碌的鲁三。当鲁三听到自己不仅得了皇帝亲口嘉奖,更被授了“从九品下监作”的官身时,整个人都懵了。巨大的衝击让他双膝一软,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朝著大明宫的方向连连叩首,涕泪横流,声音哽咽嘶哑:
“草民……不,臣鲁三,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鲁三抬起头,布满烟火色和泪痕的脸上,带著一种近乎神圣的光彩,仰望著工坊外那片属於官老爷的天空,嘶声喊道:
“爹,爹啊!您老在天上睁开眼看看啊。
儿出息了!咱们老鲁家祖祖辈辈都是打铁的匠户,给人当牛做马,世代劳役。
没想到……没想到儿这次被徵召来长安长期服役,本以为是苦熬岁月……谁曾想,谁曾想竟因祸得福,得了陛下的赏识,当官了。
爹,您看见了吗?咱们鲁家有官身了,从九品下的官老爷了,咱家……咱家改换门庭了,呜呜呜…”
这个粗獷的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巨大的喜悦和跨越阶层的衝击,让他难以自持。
引得无数工匠投来震惊、羡慕、难以置信的目光,因一口铁锅,得了陛下的恩赏,竟能如此改变一个匠人的命运。
转眼就到了正月三十一,宣懿皇太后追封大典,庄严而肃穆的仪式在太庙举行,庄严的礼乐响彻太庙。
李炎身著袞冕,神情肃穆哀戚,在礼官引导下,一丝不苟地完成著每一个繁复的礼仪步骤。
追封册宝授印、上諡號、太庙祭告天地祖宗……仪式隆重而漫长。
当最后一道程序完成,礼部官员唱赞,钟磬齐鸣,百官依制行礼。
李炎立於阶上,望著母亲宣懿皇太后的新神主牌位被郑重奉入太庙,眼中隱有泪光闪过。
李炎缓缓转过身,面对阶下肃立的文武百官、宗室勛贵,声音带著一丝哀伤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说道:
“眾卿。今日乃朕追思亡母、告慰先灵之仪典,朕心甚哀,亦感念诸卿辛劳。
故今日朝会暂且免去,诸司呈递之常朝奏疏,亦暂停一日。”
李炎顿了顿,语气转缓的说道:
“朕此刻欲往母亲灵前静思片刻,若有万分紧急、关乎社稷安危之军国要务,此刻便可上前陈奏。若无……”
李炎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说到:
“便都散了吧。”
阶下百官闻言,齐刷刷躬身行礼,山呼万岁:“臣等遵旨,恭送陛下。”
无人出列。在追封皇太后的大典之后,在皇帝明確表达了哀思与倦怠之时,纵有要事,谁又敢在此刻触霉头?眾臣依序,肃然退出了宫苑。
李炎望著百官退去的背影,转身,在宫人簇拥下,独自走向那供奉著母亲新晋尊位灵牌的殿宇。
沉重的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的纷扰,李炎坐下思绪开始思考登基以来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