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叩闕(下)(2/2)
崔琰三人激动得声音发颤,率先跪伏在地。
城下数百监生更是齐刷刷叩首,山呼万岁之声震彻云霄,带著发自肺腑的感激与臣服。
那清君侧的口號,早已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连外围紧张戒备的杨虞卿等官员,也全都愣住了。
陛下这这招以退为进,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高明!
仇士良和鱼弘志站在李炎身后,脸色变幻不定。
仇士良眼中杀意未消,却也被新君这出人意料的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亲临国子监问政?
这小儿皇帝,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鱼弘志,却见鱼弘志肥胖的脸上也满是惊疑,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寒风依旧凛冽,但丹凤门前的气氛,已从一触即发的爆炸边缘,诡异地转向了一种震惊过后的、带著巨大期待的凝滯。
李炎站在高高的门楼上,俯视著下方情绪翻涌的士子,心中並无多少轻鬆。
这只是將汹涌的暗流暂时疏导,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明日那场问政之中。
李炎微微侧首,余光瞥见仇士良按在刀柄上尚未鬆开的手,和鱼弘志那深不见底的眼神。
丹凤门下,山呼万岁的声浪渐渐平息。
监生们脸上犹带著劫后余生的激动与对后日御前问政的巨大期待,在神策军“礼送”的目光下,互相搀扶著,有序地退去。
城楼之上,寒风依旧。
李炎望著监生们消失在宫门长街的尽头,缓缓转过身。
李炎脸上那面对监生时的威严与宽和尚未完全褪去,看向身旁的仇士良,语气带著一丝徵询,也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仇公,朕如此处置,可还妥当?”
仇士良立刻躬身,紫袍在雪地上扫过一道深痕,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陛下仁德宽宏,以圣心化解干戈,示天下以容人之量,更许国子监问政殊恩,收士子之心於无形,此乃明君圣断,老奴拜服。”
拜服二字,仇士良说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发自肺腑。
然而,李炎敏锐地捕捉到,仇士良低垂的眼帘下,那深潭般的眸底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那不是纯粹的恭维,更像是一种重新评估猎物后的惊疑、忌惮。
方才城楼上皇帝那番举重若轻的应对,轻描淡写便消弭了一场足以让他仇士良都焦头烂额的大风波,还顺手將清流士子的人心收拢掌中,那份掌控人心的帝王心术,绝非一个懵懂稚子所能拥有。
这与他仇士良之前判断的那个依赖老臣、只关心旧仆道士的富贵閒人,產生了巨大的偏差。
这背后,是巧合?还是……
一丝冰冷的警兆,悄然在仇士良掌控一切的自信心中升起。
“有仇公此言,朕心稍安。”李炎仿佛没看到仇士良眼底的暗流,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带著点倚重的亲近说道:
“今日事多纷扰,耽搁了不少时辰,案上还有诸多奏疏亟待批阅,仇公,隨朕回紫宸殿吧,还有许多事,需得仇公为朕参详。”
“老奴遵旨。”仇士良压下心头的波澜,沉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