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登基前的暗流(2/2)
待殿內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李炎才快步上前,先摸了摸儿子温热的小脸。
“峻儿会写日字了?”
李炎朗笑道,同时蘸著冷茶在紫檀案几上疾书:
[马元贄来源?]
王氏假作拂去孩童衣襟糕屑,袖风扫过水痕,唇形无声翕动:
[其弟在鱼府马厩。]
又蘸茶写:
[辽东参三篓昨夜进光顺门。]
李炎瞳孔骤缩,辽东参!仇党多用陇右黄芪,而薛季棱家乡营州正以辽东参为贡品!鱼弘志的手竟已伸向枢密院,他猛地將峻儿举高:
“我儿比太阳还亮堂!”
孩童咯咯笑声中,茶渍字跡蒸腾消散。
短暂的温情与情报交换后,李炎不得不离开。
回到处理公务的紫宸殿,他继续扮演著沉默寡言、努力看奏摺的新君角色。
直到午后,感觉仇士良对自己的顺从似乎又满意了几分,他才再次抬起头,用一种带著点少年人认生和念旧的、略显犹豫的语气开口:
“仇公……”
“老奴在。”
仇士良立刻应声。
李炎指了指殿內侍立的几个陌生內侍,脸上露出些许不自在:
“朕……朕观这些內侍,皆恭谨勤勉,甚好。只是……”
李炎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朕初来宫中,诸事尚不熟悉。这些新面孔,伺候虽周到,然总不如潜邸旧人用得顺手、知朕心意。尤其起居琐事,旧人更知朕习惯。”
李炎看著仇士良的眼睛,语气带著点请求,又显得很坦诚:
“仇公,能否將朕在潁王府时的几个旧人,如马元贄、薛士乾等,调入宫中,隨侍左右?也好让朕能快些適应这宫中规矩。”
李炎特意点出马元贄和薛士乾的名字,显得只是出於习惯和念旧,而非刻意挑选。
仇士良的目光在李炎脸上扫过,仿佛要穿透他的心思。
调入王府旧人?这是想培养自己的心腹?但看新君那副只是用惯了下人的坦荡(或者说没心机)神情,又不似作偽。
几个无根无基的小宦官,翻不起浪。况且,將他们放在眼皮底下,岂不比让他们留在宫外更安全?
片刻权衡,仇士良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
“陛下念旧,人之常情。此等小事,何须陛下烦忧?老奴即刻安排,將马元贄、薛士乾等一干旧邸勤谨之人调入內侍省,隨侍陛下左右!定让陛下起居如常,不受惊扰。”
仇士良答应得爽快,但调入內侍省意味著这些人的编制和监管,依然牢牢掌握在他手里。
“如此甚好!多谢仇公体恤!”
李炎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显得很是满意。
看著新君那满足的笑容,仇士良和鱼弘志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位陛下,似乎真的很简单。
要道士,要旧仆心思都放在这些细枝末节和个人享受上了。
对真正的权柄,对朝堂的倾轧,仿佛懵然无知,或者说漠不关心?
鱼弘志忍不住凑近仇士良,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极低声音嗤笑道:
“这位陛下心思倒真是纯善。念旧仆,好道术像个富贵閒人,哪有半分……呵。”
仇士良嘴角也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看著御座上又开始研究奏摺(实则是神游天外)的李炎,低声回应,带著掌控者的篤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不像李家那些满肚子弯弯绕的种?不像才好。只要他肯听话,安安心心当他这太平天子,咱们替他分忧,让他享尽清福、求仙问道,又有何妨?他越是这样才越安全。”
李炎內心紧绷的弦稍松:
“成了!第二步!把自己人马元贄弄到身边!虽然还是在仇士良眼皮底下,但至少有了个能说点私话的渠道!
以后打探消息、传递点东西,总比现在两眼一抹黑强!等著吧马元贄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带来李德裕的消息?
老子这条咸鱼,就算要躺,也得先找到你这根能撑起天的顶樑柱!”
殿內,李炎努力维持著专注的表情,眼角的余光却將阶下两人那无声的交流尽收眼底。
李炎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大明宫的重重殿宇在暮色中投下巨大的阴影,仿佛一只蛰伏的巨兽,正等待著正月十四那场註定不会平静的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