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曹操:吾儿可为先锋!(1/2)
翌日清晨,许昌皇宫景福殿外,百官肃立。
曹昂身著五官中郎將的官袍,站在武將之列靠前的位置,身姿挺拔。这是他头一遭参加朝会,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要不是父亲特意交代,这等虚应故事的场面,谁愿意来?】
【天子是个傀儡,大臣们多半是父亲的人,剩下几个汉室老臣也掀不起风浪,开朝会不过是走个过场,维持那点可怜的“正统”体面罢了。】
他目光扫过殿內,只见百官按品级高低排列得整整齐齐,文官居左,武將在右,一个个面色肃穆,仿佛真有什么国之大事要商议一般。
不多时,內侍尖细的唱喏声响起:
“陛下驾到——”
汉天子刘协身著龙袍,在宦官的簇拥下走上龙椅,脸色带著几分苍白,眼神里难掩怯懦。待他坐定,司仪官高唱:
“百官叩拜!”
哗啦啦一片声响,眾臣齐齐跪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昂隨大流跪下,心里却在暗嘆。
【这一拜,拜的是汉室的招牌,还是拜父亲的权势?恐怕连上面那个小天子自己都分不清了。】
101看书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101????????????.??????超给力 全手打无错站
礼毕起身,朝会便按部就班地开始。先是几位大臣奏报了些地方琐事,无非是粮草收成、水患治理之类,汉献帝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著,最后都交由曹操定夺。
曹操端坐於司空之位,神情威严,偶尔开口,寥寥数语便定了调子,满朝文武无人敢反驳。
铺垫了许久,曹操终於清了清嗓子,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沉声道:
“诸位,近日有一逆天之举,当议!”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著凛然怒意:
“淮南袁术,出身袁氏,却无半点忠君之心,竟敢僭越称尊,建国號『仲家』,实乃悖逆人伦,罔顾天命的国贼!此獠不除,何以正纲常?何以安天下?”
殿內瞬间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曹操扫视眾人,继续道:
“臣请陛下下旨,昭告天下,定袁术为国贼,號召四方诸侯,共討不臣!”
荀彧立刻出列附和:
“司空所言极是!袁术僭逆,天人共愤,当速速下詔,以彰天威!”
郭嘉也上前一步,笑道:
“袁术此行为,无异於自寻死路。我朝应顺势而为,聚天下之力,除此国贼,以安汉室。”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出言赞同。连几个平日里总爱念叨“汉室宗亲”的老臣,此刻也难得地没有唱反调。
袁术称帝,实在是戳了所有维护“正统”之人的痛处。
汉献帝坐在龙椅上,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见眾人都无异议,便有气无力地开口:
“准……准司空所奏。”
曹操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暗自点头。
“奉孝与昂儿所料不差,此詔一出,袁术已成眾矢之的。吕布那廝贪婪,见有利可图,定会出兵。至於孙策……且看他如何抉择,想必不会甘心再屈居袁术之下。”
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曹昂,见儿子神色平静,似乎对这朝会的流程瞭然於胸,心中微动。
“此战看似是袁术孤立无援,但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正好让昂儿隨军歷练一番,看看他离独当一面,还差多少火候。”
打定主意,曹操再次出列,沉声道:
“陛下,国贼当道,臣身为司空,责无旁贷。愿亲率大军,南下討伐袁术,以彰朝廷威严!”
儘管无人反对,他还是摆出了的姿態,將亲征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
汉献帝自然应允。
朝会结束后,天子詔令迅速擬好,快马加鞭发往各地诸侯,尤其是徐州的吕布、荆州的刘表等处,言辞恳切地要求他们出兵,共討“国贼”袁术。
一时间,许昌城內暗流涌动,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司空府內,烛火摇曳,映得满室人影幢幢。
曹操端坐主位,案几上摊著淮南地图,周遭围拢的皆是心腹文武。曹昂站在人群中,听著帐內此起彼伏的议论,心中暗忖:
【果然,还是这里才能说些实在话。朝堂上那套虚礼,看久了只觉得累得慌。】
曹操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沉声道:
“此次南征袁术,奉孝、公达隨我同行,参谋军机。”
郭嘉懒洋洋应了声,荀攸则肃容拱手: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