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先锋火器营(2/2)
他要立刻著手设计一种全新的、专门用於陆地作战的野战火炮。
这种火炮必须足够轻便,能够用人力或畜力快速牵引,机动灵活。
同时,炮架的设计也要更科学,能够快速调整射角和方向。
他甚至已经开始构思一种更为遥远的武器——利用小型化的蒸汽机作为动力,製造出这个世界上第一门“自行火炮”。
当然,他知道这在两个月內绝无可能完成,可以先做技术储备。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生產改良型陆军野战火炮。
有了装备,下一步就是“软体”的重塑。
霍成要將新收编的数千名黑旗军降兵,与黑鯊岛原有的士卒进行混编,彻底打散他们原有的建制,然后按照全新的作战理念,重新整编、训练。
关於整编降兵的工作,霍成將其全权交给了张大顺和胡广恩等人。
黑鯊岛的“归化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他们只需要將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扩大化即可。
这也能让霍成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他最擅长的领域——技术革新。
当天,霍成便一头扎进了督造司守备府,开始忙碌起来。
龙涎岛新的守备府,位於原来的龙涎岛船厂一侧,环境比黑鯊岛的老守备府还要好不少。
当然这都不重要,守备府的书案前,霍成的炭笔已经开始在图纸上飞快地移动,一个个全新的设计跃然纸上。
他设计的轻型野战炮,炮身更加轻便,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减轻火炮的重量。
同时,火炮的炮架则完全摒弃了笨重的固定式炮座,改为带有两个巨大木轮的开脚式炮架,不仅机动性大大增强,射击时的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
为了进一步提升射速,霍成还进一步优化了一体式炮弹,並且简化了装填流程。
就这样,几天不到,一张张设计图就从霍成的笔下流出,又迅速被送到热火朝天的金属器具造办处和船厂。
黑旗军留下的炼铁炉和炼铁设备要比黑鯊岛强很多,规模也更大,配合黑鯊岛原有的成熟炼钢技术,批量生產火炮不成问题。
黑鯊岛和龙涎岛的工厂开始全力轰鸣,一片热火朝天。
就在新型野战炮的研发和生產如火如荼进行时,霍成的目光同时也转向了陆战部队的另一个核心——单兵火器。
之前他已经思考得很清楚了,火炮固然是战爭之神,但真正决定战场胜负、占领土地的,终究还是手持火銃的步兵。
然而,与火炮相比,火銃的改良面临著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数量。
一门火炮,可以影响一场战斗的走向。
但一支军队,却需要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支火銃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在短短两个月內,对火銃进行脱胎换骨的重新设计並大规模量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之前的惨痛教训不停地提醒著霍成,必须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