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学者的武库(2/2)
“此前跟我们有交道的船主,还有我们派出去的探子,都探知到不少韃子的讯息,包括兵马的异动,还有粮草补给的消息……”
“……根据以上种种跡象,充分说明韃子內部已有大举南下之意,其势必在秋收之后。届时,辽东空虚,正是我等千载难逢之良机!”
“……我军以蒸汽舰队为先锋,自海上突袭其后路,焚其粮草,毁其船只,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乃『围魏救赵』之策!”
霍成的话语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听著霍成那逻辑縝密的分析,陈魁的眉头渐渐皱起。
他本就出身东江镇,与后金有著血海深仇,霍成的计划,无疑正中他的下怀。
“好!好一个『围魏救赵』!”陈魁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三弟此计,大善!他建州韃子能南下劫掠我大明,我陈魁,便能北上,直捣他黄龙府!”
张大顺亦是热血沸腾:“没错!干他娘的!让他们也尝尝老巢被抄的滋味!”
计策很快便得到了所有黑鯊岛高层的一致同意。
然而,兴奋过后,一个新的、也是更为严峻的难题,摆在了霍成的面前。
“围魏救赵”,光有强大的海上舰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对辽东腹地构成威胁,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够登陆作战、攻城拔寨的陆战部队。
可这就不是霍成的专业了。
他是一个顶尖的船舶工程师,一个舰载武器设计专家,然而对於如何训练一支步兵,如何进行陆地协同作战,他几乎一窍不通。
虽然他凭藉著超越时代的知识,在造船和火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陆军的组建、训练与战术指挥,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贸然涉足,只会將弟兄们带入死地。
黑鯊岛的眾人,虽然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海上好汉,但让他们离开舰船,到陆地上与八旗的铁骑硬碰硬,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一时间,陈魁、张大顺和霍成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霍成望著窗外,眉头紧锁。
如何组建一支能与八旗军在陆地上抗衡的部队?这是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
连续几天,霍成都將自己关在书房里,苦苦思索著破局之法。
龙涎岛的大將军府里倒是有一些兵书,比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但对霍成来说用处不算很大。
戚继光的战法固然精妙,但霍成现在既缺乏戚家军当年的装备,也缺乏训练有素的士卒,戚家军的战阵更不是一时半会能练出来的。
何况,满清军队现在也有了红夷大炮,並且也开始大量使用火器,就算他復现了戚家军的战阵,能否有效对抗八旗兵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或者,使用后来的线列步兵战术?
所谓线列步兵战术,就是步兵排成一列横队,听口令一起举枪射击,看上去就跟“排队枪毙”似的,但正是这种看似愚蠢的战法,让曾经让日不落帝国打遍全世界。
然而,这种战法霍成只在电影上见过,完全没有任何实操经验。
何况这种战法需要大量优质的火枪,之前霍成的精力全都放在了用於海战的火炮上,黑鯊岛所有的工业基础也全都是针对火炮的。
现在要重头开始研发火枪並且大量装备,两个月是肯定不够的。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