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力挫吴军(1/2)
是夜,刘封军撤兵,放火烧掉了营寨。
第二日,吴军李异,谢旌听闻消息,立即率兵登岸。
李异、谢旌皆猛將,原属武卫都尉孙桓,后归陆逊。
孙桓称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二人一路隨陆逊西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杀败蜀军数万。
只是在房陵受到了上庸军的阻挠,不得胜。
“李將军,上庸军何故一夜间撤走?”
谢旌不解。
二人奉命沿香溪河追杀荆州败军,顺便堵住房陵援军,以防上庸军走孟达旧路来秭归接应关羽。
房陵太守邓辅抢先在香溪河上游建造营寨箭楼,然后依託地形多次打退他们。
双方战了几次,吴军都不能胜。
二人本想撤军,忽闻上庸军夜里撤离,而且走的匆忙,一些器械粮食尚未收拢,好似突然撤军。
李异颇有智谋,思虑了一阵,道:“或许他们得知荆州已失,在此纠缠毫无意义,所以就撤军了。又或者襄阳曹军趁乱攻打房陵,他们无奈收缩兵力。”
然也!
谢旌也恍然大悟。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他们来说都是好消息。
“我等当乘胜追击,乱中取胜,伺机打下房陵。”
谢旌摩拳擦掌。
“房陵军中亦有才智之辈,不可大意。”
李异谢旌率军西进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独在香溪河谷被守军狙击十几日不得进,还死伤了几百名士卒。
谢旌咽不下这口气。
“陆督命我等守住谷口,断绝上庸军南下秭归,而非进攻房陵……”
李异对此持反对意见。
右部督陆逊给他们的军令是追击残军,堵住香溪河道,避免房陵守军顺势而下攻打秭归,而不是让他们打房陵。
“我等一路打来,荆州军无不望风而逃,如今却在这香溪河损兵折將,若不打个胜仗,有何面目去见陆督?”
谢旌不忿道。
二人本是孙桓部曲,陆逊破格提拔他们为將,並委以先锋重任。
士以知己者死!
二人这两条命早就卖给陆逊了。
绝不能墮了陆督的名声。
就算打不下房陵,也要掠劫一两县城,才对得起陆督的看重。
李异觉得也有道理。
房陵地势险要,山地纵横,想要打下来恐千难万难,但打下一两县城关隘倒是没什么问题。
“你率一千人轻装先行,我带大部隨后,切莫不要贪功激进。”
李异做出了合適的部署。
这支军队以他为主,谢旌为副。
善!
谢旌立即点齐兵马,率军先行。
李异留下一千人在岸边建营寨,看守船只,自己带三千人跟隨谢旌之后,沿著香溪河上游而去。
房陵虽为郡,实为县制,东南部多山地,罕有人烟。
如今又正处寒冬季节,道路难行。
谢旌率兵沿著上庸兵马撤退的路线北行二十里后,山势忽然陡峭起来,两边山体形如刀削,只有中间一条峡谷,道路狭窄,只容一车而行。
峡谷中到处都是弃置的器具和兵械,显然上庸军是仓促撤离的。
显然房陵出现了变故。
好一个险要之地!
谢旌久经战阵,一眼看出此处的险要来了。
若是上庸军在此建立关隘,己方岂不是要寸步难行?
哈哈!
刘封不知兵,孟达无智,空有险要之地不知利用。
刘备果然气数尽了。
“大军即可穿越此峡谷,进入房陵。”
谢旌急著追击败军,立即率兵进入峡谷。
一行人刚刚进入峡谷不久,上方忽然一阵锣响,无数山石从两侧滚下,瞬间將峡口堵死。
邓辅与李辅率军从两侧山顶冒出。
“东吴鼠辈,我家將军等你许久了。”
顷刻间,箭矢乱石纷纷落下。
吴军损失惨重,自我践踏者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