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宫闈秘事,崇平六年(二合一,求首订!)(1/2)
第69章 宫闈秘事,崇平六年(二合一,求首订!)
“渲儿最近正在清查山东,河南两地报给户部的灾民户籍,听王妃进宫来说,这几日也是忙得日夜顛倒,有时竟是如陛下一般,连一日的正餐都是忘记吃了.至於泽儿,每日则依旧是在宫中读书,就是有些调皮,扰得几位翰林学土颇为头疼,我听闻过后,也已是派人去教训过了。”
苏皇后闻言也是轻应道一句。
至於其人口中刚刚所说的“渲儿”以及“泽儿”,自然便是当今大乾的两位亲土殿下,齐王李渲以及魏土李泽。
而齐王李渲自去年开府之后,便是被崇平帝派去了户部观政,至於所谓观政,便是指代担任虚职,但並不拥有真正的实权,可以有所建议,但不充许直接插手朝政运转,更不可私自干涉观政之地的人事任免!
这也算是崇平帝对於膝下诸位开府皇子的限制,以免他们仗著自家的尊贵身份,便肆意扰乱朝纲,干涉朝政,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毕竟崇平帝设置观政的目的,也只是让诸皇子熟悉朝政的运转,以为將来做好准备罢了,而不是真要他们现在就有什么大的作为。
回到现在。
崇平帝闻言,喝粥的动作也是稍稍一顿,隨后便道:“渲儿怎会想到要去查那些灾民户籍?”
听到这话,苏皇后也应道:“听王妃说,渲儿近日查看户部收揽上来的地方文书之时,发现受灾的山东,河南许多地方报上来的灾民户籍,与歷来户部所记录的户籍数量有所出入,担心有些地方官员藉此次黄河泛滥,多地受灾的乱局,
谎报多报本地的灾民户籍,以谋取囊中私利。”
地方受了灾,朝廷中枢自然便就要賑灾,而賑灾所派发到地方的粮食,布匹与银钱,却也不是无节制派发,而是要根据当地受灾情况的严重与否,灾民户籍的数量等种种因素,综合考虑计算后再进行派发,以达到中枢资源调配的最优解。
而灾民户籍数量,自然也与当地原本就有的户籍人口,以及受灾的情况息息相关,中枢远离地方,自然也就不知道具体情况,便只能由所地方官吏统计过后,再统一上报。
而这个过程,一旦有所虚报,那多余的粮食银钱,便是要落入地方官吏的口袋之中,变成了中饱私囊的局面。
所以此次李渲所担心的,便是以上的局面,由此也才会想要去清查地方报给户部的灾民户籍是否属实。
可地处神京,不知地方情况,想要查也是颇为困难,便只能先依照过往户部所记录的地方户籍,以及地方所报上来的受灾情况,还有中枢賑灾粮食银钱的支出使用情况入手这个工程量整体算下来,也是著实不小。
也难怪季渲这些日子忙得连饭都忘了吃了这时。
崇平帝听到此话,稍稍一阵默然过后,却是忽然问了一句。
“灾民户籍有所出入,可先报给户部知晓了吗?”
“自是报了的.”苏皇后闻言也是小心应了一句。
此话一出,崇平帝方才是轻点了点头,又是重新喝起了碗中的米粥。
“渲儿此番辛苦了。”
苏皇后此时听到了想要的话,心中也终於是放鬆了下来,便是笑道:“这孩子从小就是倔,此番清查户籍,什么都要亲自过一遍手才可,便是王妃在旁边劝了许多次,也都是不怎么管用。”
“这是好事————但也不要太过辛苦了,以免伤了身子,你也多劝劝他。
还有泽儿那边,平日里也不要轻易放鬆了管教。告诉他,若真是折腾走了那几个翰林学土,那便让朕来亲自教导他读书吧。”
“是.”苏皇后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忍不住轻笑了笑。
其人自然也是生得极美,脸上虽也留下了些岁月的痕跡,然而此时这一番笑,也好似春盛开,美不胜收。
“太上皇那边呢?”
“自然也是极好的。”
苏皇后轻点了点头,“父皇近些日子虽一直是醉心於修道,不怎么接见外人,可听太华宫的太监来报,平日里的饮食起居还算是不错。”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太上皇自从传位於崇平帝,又监政了两三年后,便是彻底放了权,再也不过问朝政之事,只专心寻仙问道,修道炼丹去了。
而对於崇平帝来说,其人只要不千涉朝政运转,那平日里做什么事自然也都是可以的,即便崇平帝心底对於太上皇每日倒弄的那些丹药,也始终觉得有些不著调就是了。
可在面上,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还是要大力支持,也是时常便下旨,为其人收集些珍贵药材,材料什么的,权当做是尽孝心了。
回到现在。
听到太上皇尚好,崇平帝也是轻轻“嗯”了一声,便又喝起了粥。
这时候。
苏皇后见状,稍稍一顿后,面上便是有些为难起来,似有些曙不定。
这般样子,自然也是逃不过一旁崇平帝的眼晴,其人稍稍一顿后,便也是了当问道:“皇后想说什么?”
“陛下,妾身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什么事?”
而听到这话,苏皇后稍一默然过后,竟便是折身轻轻跪在了地上,见到此状,莫说是旁边服侍的宫女太监连忙避开,便是崇平帝,面上一时也都是微微一证。
“妾身若是说了,还望陛下勿要动了怒气,以免又是伤了身子———
听到这话,又见苏皇后跪在地上的这般模样,崇平帝此时,倒还真是有些疑惑起来。
“到底是什么事?”
“昨日晋王妃拜入了宫中,找到妾身哭诉,说是轩儿近这一年来,已是对她冷落至极,久无子嗣不说,前几日轩儿喝醉之后,甚至还动了手,骂了一些难听的话—.”
普王妃乃是国朝功臣之后,也是当初崇平帝尚为亲王时,为长子李轩亲自定下的王妃,可谓是极受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