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贼(2/2)
眾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是一时再没了什么多余言语,至於方羽,徐姓士子二人,面色更是隱隱有些默然起来。
贾琛坐在角落,看著眼前眾人的这般模样,心中却又是有些瞭然了,看来此事,徐姓士子等人心中或许不是不知,更多的恐怕还是……不愿承认。
毕竟如今倭乱渐起,但凡有心,那想要探知一些消息,也並非什么难事,作乱的倭寇之中多是沿海国朝百姓一事,对於许多人来说,恐怕也是心知肚明。
但这种事,又如何能轻易说得出口?
圣治大世之下,沿海百姓却是趋之若附的参加倭寇,海盗之乱?
这话…谁又敢轻易说得出来?
也就是私底之下,才能议论几句罢了。
不过对於徐姓士子,方羽等人来说,便是彼此朋友之间私底下的说话,议论之中,他们也都刻意,又或者是下意识的避免了这种话题。
而这,倒也不怎么难理解。
沿海百姓积极从贼一事,便是前明之时,也大都是用“裹挟”,“受迫”等话粉饰,因为这种事,实在是一种对儒家文人赤裸裸的打脸。
从宋至今,便一直是“文重武轻”的局面,朝廷各项政策的制定也都是出自皇帝与儒人之手,別无旁人可以插足。
可现在却是出现了沿海百姓趋之若鶩参加倭乱这种事……所谓圣德教化何在?所谓民安富乐何在?
一边是君父,一边是信仰,也难怪徐姓士子,方羽等人会刻意迴避了。
雅间之內,气氛一时也是显得有些沉闷,便是下方刚刚还“雅趣动听”的美人作乐,此时听起来也是颇为无趣。
而作为宴会的发起人,方羽此时也不得不站了出来,想要缓和场间气氛,他本想岔开话题,可却又觉得这般做法实在生硬,落了下乘。
於是想了一想后,便是看向旁边的贾琛嘆了一句:“百姓普遍从贼一事……確实存在,过去我也听家中的一些掌柜说过,只是始终有些不敢相信,如今听了贾兄之言,方觉过去不过只是掩耳盗铃尔。”
“方兄言重了,此事也不过只是在下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也还待验证。”贾琛闻言轻摇了摇头。
另一边。
那徐姓士子此时稍稍想了一想后,便是看向贾琛问道:“贾兄来自金陵,对於倭乱的了解,应是比我们更多一些。百姓从贼一事,实在是有辱朝廷尊严,不可忽视,贾兄对此可还有什么看法吗?不必拘束,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的閒聊。”
听到这话,又见雅间內眾人的目光看来,贾琛稍一思顿,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轻声喟嘆一句:“若非家中实在穷困,谁人又会轻易从贼?”
眾人听到这话,便知贾琛话中有话,那位徐姓士子刚想继续追问些什么,耳边便忽然听到下方传来一阵喧闹乱声。
雅间內的方羽等人此时也都是听到了,皆是有些诧异,於是便纷纷起身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