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民怨沸腾(2/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尊重民意,忽略民心,这就是下场。
“我们杀了县令,朝廷一定不会放过我们,我们死定了,妻儿子女都会被朝廷处斩!”
一个家奴趁机继续煽动。
这时,另一个家奴又煽动道:“既然怎么都要死,不如让朝廷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煽动完后,家奴们都找机会离开县城,留下无人指挥的几百个乡民在县城打砸抢烧。
县城內的百姓纷纷关闭屋门,躲起来。
乡民们想著,反都反了,乾脆隨心所欲算了。
他们强闯民宅,姦淫妇女,抢劫財富。
县丞赶紧向南郡太守上报:刁民造反,速来镇压!
十天后(歷史)
穀雨
南郡太守亲自统领三百郡兵前来镇压秭归县的造反刁民。
秭归县的几百个造反百姓,就这样在县城里烧杀抢掠了十天十夜。
五百多无组织无纪律的造反乡民,自然不可能是三百郡兵的对手,轻而易举就被镇压了。
反贼首领小许被逮捕审问。
“为何造反?为何杀害县令?”
南郡太守让江陵令苏喆(苏宸)去审问小许。
小许慷慨大笑:“狗官县令横徵暴敛,人神共愤!”
苏喆(苏宸)对小许的表现很满意,没有对小许施加酷刑。
小许以造反罪被处死。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定型为:秭归县李县令横徵暴敛,压榨百姓,引起百姓反抗,最终百姓忍无可忍造反了。
又一个月后(歷史)
小满
天下各地都爆发了民变。
情况轻的,盗贼攻入县城,在县署打砸抢烧。
情况严重的,县令都被杀了。
和平年代,一个县真没多少兵,所以一百多个盗贼就能轻易攻入县城,杀死县令。
如果有几千盗贼,太守都得殉国。
河北地区尤其严重。
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扬州、荆州,都爆发了民变,以冀州最为严重。
刘秀下令,让各郡太守镇压盗贼反贼,又徵调边军支援中原。
同时,刘秀又宣布,攻打县城的盗贼,只要举报揭发其他盗贼,就可以免罪。
鼓励百姓互相举报。
一时之间,举报成风。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有了。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这件事就得上升到大是大非上面了,属於是降低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简直是罪人。
又六个月后(歷史)
小雪
各地的盗贼反贼销声匿跡,大汉重新恢復平静。
边军则回到了各自的驻地。
度田令,以刘秀的胜利而告终。
许多参与造反的豪强大族,尤其是冀州河北的豪强大族,被刘秀迁徙到边疆开荒,尤其是迁徙到扬州和荆州开荒。
扬州荆州有大片荒地没有开垦,正好缺劳动力。
当然,这一切都跟秭归县苏家无关。
毕竟苏家又没有造反,造反的是一个流民和一群乡民,跟苏家有什么关係呢?
新上任的卢县令是一个跟张县令一类的人,上任之后选择和稀泥,没有跟秭归县的乡绅们作对。
苏家对卢县令也很满意。
苏翼次子苏琨被任命为秭归县主簿。
秭归县,又重新回到了和平安稳的状態。
只是县署墙壁上的漆黑痕跡以及血红痕跡,表明著这里曾今闹出过人命,曾经被火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