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勤劳致富(1/2)
三个月后(歷史)
建武十七年
惊蛰
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县吏们终於拿出了一份新的数据。
这次的数据,好看多了,但代价却是民怨沸腾。
许多乡里百姓都对素未谋面的李县令恨得咬牙切齿。
在有心人的无意宣传下,李县令也成了贪婪无厌的恶官。
仔细看完这些数据后,李县令颇为不满。
“这真的是真实数据?”
“我这几个月也去一些乡里走访了,听说本县有几个富贵家族,苏家、陈家、田家,怎么他们三个家族的数据一点都没变化?难道我听说到的都是假的?”
一位小吏说道:“他们三个家族,我们都调查过了,情况属实,並没有虚报。”
“没有虚报?”李县令冷笑:“把苏陈田三家的话事人召来县署,本官要跟他们品茶。”
翌日
苏陈田三家来到县署。
三大家族分別代表【地主】【儒生】【富商】
苏家田多,陈家开设学馆,田家是秭归县第一富商。
汉朝的茶不是清水泡茶,而是各种调料混在一起的饮料,饮料里加了几片茶叶而已。
生薑、胡椒粉、人参、鹿茸,等等名贵调料混在一起煮,然后加几片茶叶,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茶。
价格非常昂贵,比酒贵多了。
哪怕苏家,也只有苏家人喝茶,家奴顶多喝酒,佃农连酒都喝不起,喝点清泉水就行了。
茶,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即便是酒,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喝带点甜味的酒,而不喜欢单纯烈度高的酒。
烈度高只能说明烈度高,不能说明好喝。
,同样是奢侈品。
汉朝是有蒸馏酒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喜欢喝这种单纯烈度高的酒,更喜欢喝带点甜味的米酒、黄酒、水酒等等,所以蒸馏酒只是没有市场而已,並不是没有这个技术。
“本官曾经在乡里走访,听闻苏家乃一等一的豪强,可县吏们的上报数据里,苏先生家中却只有四千亩田和一百个佃农,这个规模,当不起一等一这个说法吧?”
李县令直截了当。
苏翼不慌不忙:“都是乡野村夫嚼舌头瞎说罢了,县尊何必当真呢?”
“哦?”李县令自然是不信的,他继续冷冷问道:“倘若本官查出苏家不止四千亩田和一百个佃农,到那时,苏先生你,又要如何解释?”
苏翼淡定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县尊查便是了。”
“况且,就算我田多人多,难道就有罪吗?”
“我田再多,人再多,那也是我勤劳所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难道我大汉,还不准百姓勤劳致富吗?”
苏翼反过来质问李县令。
李县令冷著脸,不再跟苏翼说话,而是又去试探陈家和田家。
陈家田家也是类似的回答。
你儘管查,我们行的端做的正,根本不怕被调查。
你就算再问一百遍,我们也是这个回答。
“就因为我们勤劳奋斗,多耕耘开荒了一些田亩,一些刁民就嫉妒我们,污衊我们,在县尊面前嚼舌头詆毁我们。”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像我们这样勤劳奋斗的老实人,总是被欺负,而那些狡诈之人,却总是能逍遥法外,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苏翼等人大义凌然说完,表情很是愤怒,那是被污衊后的愤怒。
最后,李县令也无奈,只好让苏陈田三家家主都回去。
又三天后(歷史)
苏家庄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