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剑挑群雄(1/2)
第88章 剑挑群雄
啊,啊啊啊!
起跑线一侧观众看台集体狂热,方程式赛车的速度与激情就在眼皮子底下引爆,肾上腺素全面井喷。
赫!
直播间里,克罗夫特和布伦德尔却双双倒吸一口凉气,不由交换一个视线,眼睛里满满都是惊喜。
正如拉塞尔,他们相信陆之洲能够超越于贝尔,但“相信”只是相信而已,真正亲眼见证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且在短短一圈时间里完成又是截然不同的一回事,在刺激之余,两位专业人士看到了更多。
惊喜!
绝对惊喜!
直播间第一时间切入慢镜头回放,视线里可以看到,在十三号弯到十五号弯里,于贝尔的第二圈处理略显摇摆,刹车点稍稍早了一些,以至于出弯速度没有提升起来,也就是转瞬即逝的一次偏差而已。
但是,全神贯注的陆之洲捕捉到了。
陆之洲当机立断晚刹车,把十五号弯推向极致,动荡摇晃之中出弯,却没有停顿,油门直接到底。
强势出弯。
于贝尔和陆之洲一前一后出弯,但陆之洲在电光火石之间的反应缩短差距,后面发生的一切人们都看到了。
大直道,吃尾流;摆脱,反超,紧紧抱住一号弯的弯心。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根本没有给于贝尔留下任何反击机会,丝滑流畅地进入一号弯二号弯,并且马上把速度提升了起来。
精彩绝伦!
布伦德尔赞不绝口,“从结果来看,于贝尔只是在十五号弯一个小小失误而已,陆之洲就扭转了局面。”
“但实际上,陆之洲此前死死咬住于贝尔,不仅在节奏方面跟上于贝尔,而且亦步亦趋地如影随形持续不断施加压力,他保证于贝尔的后视镜里始终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没有留下犯错的空间。”
“于贝尔一直没有能够完成摆脱,一点一点地被压力迫近。”
“然后,窗口出现,陆之洲牢牢把握住了机会。”
“现在,同样的局面继续上演,调换一个位置,于贝尔正在追击陆之洲,于贝尔正在试图跟上节奏保持压力。”
“但是,看看陆之洲的处理,稍稍提升节奏,利用连续弯角的刹车点控制,巴塞罗那赛道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在进入十号弯之前,二号车和四号车的差距已经扩大到0.8秒。”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第三计时段,陆之洲提速了。”
话语,戛然而止。
布伦德尔目不转睛地看着陆之洲的驾驶,宛若湍流却曼妙流畅,轰鸣的引擎声如同潺潺流水般激荡。
从十六号弯摆出来,那辆红黑赛车化作一道流光,在大直道上将赛车的速度奥义酣畅淋漓地诠释出来。
一种纯粹的视觉享受。
“漂亮!”克罗夫特拍案而起,“陆之洲和于贝尔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033秒,陆之洲刚刚两圈的处理精彩绝伦、妙不可言,现在他已经超越art两位队友上升到第四位,正准备朝着领奖台的位置冲击。”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第一圈二号弯里普尔契尼和陆之洲的碰撞,对两辆赛车都没有影响。”
“这是好事。”
“因为陆之洲接下来的目标是……博科拉奇。”
昨天正赛里,博科拉奇第三位发车,本来有机会冲击冠军,但最后第六名收官,赛后可谓是暴跳如雷。
今天冲刺赛,博科拉奇再次第三位发车,他不想重蹈覆辙,在刺刀见红的方程式赛车世界里浪费任何机会都是需要遭天谴的,浪费了一次,绝对不能浪费第二次,否则他可能就需要改行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再次输给陆之洲那个门外汉!
对于陆之洲来说,局面依旧不容乐观。
无线电里传来博雷佩勒的声音,“……目前车辆平衡没有影响,一切正常;但是,左前胎温度上升趋势明显,需要控制。”
尽管陆之洲有意识地提升右前胎温度,试图保持车辆平衡,但巴塞罗那赛道对左前胎的耗损太严重,现在才进入第四圈而已,监测数据已经发出警告,博雷佩勒第一时间提醒——
比赛甚至还没有完成三分之一呢。
这是一方面障碍,另一方面则是差距,就在陆之洲卷入车阵绞肉机里苦苦挣扎的时候,前面三辆车已经扬长而去,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拉开差距,现在陆之洲和博科拉奇有两秒左右的差距。
这是gp3,两秒差距在非推进模式下,可能需要五圈到七圈才能够追上。
追上就只是追上而已,超越又需要另外费一番功夫,稍稍迟疑一下或者纠缠一下,冲刺赛可能就要结束了。
用膝盖就能够猜得出来,这对轮胎又是一番严峻考验,难怪在gp3里,包揽正赛和冲刺赛冠军如此困难。
并且,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尽管陆之洲仅仅用了三圈就从第八名飞速攀升到第四名,但横亘在眼前的鸿沟才是真正的难题和挑战。
然而——
挑战,才有趣,不是吗?
一直以来,陆之洲相信街头赛车才是真正的刺激有趣,方程式赛车规矩和束缚太多则显得乏味无趣。
现在看来,方程式赛车也有不一样的乐趣。这是一个全新发现。
陆之洲观察了一下轮胎,“目前状态良好,暂时没有肉眼可见的耗损,请随时和我更新轮胎温度变化。”
“皮埃尔,我需要稍稍开启推进模式。”
博雷佩勒的心脏狂跳不止,只能勉强保持镇定,尽管这才是他们合作的第一场比赛,却无形之中产生一种默契,“收到。”
追击,是必须追击的,但陆之洲没有埋头不管不顾地往前冲,稍稍提升节奏,并且注意控制车身平衡,一点一点蚕食博科拉奇的优势。
并且,在真正追击到进攻范围之前开始布局,如同下围棋一样。
时而冒头,钻入博科拉奇的后视镜里,故意打草惊蛇一下;时而后退,拉开距离,让博科拉奇放松心神。
时而快速推进,似乎准备一鼓作气地上前硬碰硬,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让博科拉奇的神经紧绷起来。
看似杂乱无章的推进节奏,实则全部都在陆之洲的控制范围,短短四圈时间,陆之洲让博科拉奇全面紧绷、烦不胜烦。
博科拉奇也试图提升节奏拉开距离,彻底甩开陆之洲,甚至朝着前面两名发动进攻,但三叉戟车队的调校还是比不上art,博科拉奇只觉得陆之洲如附骨之蛆,怎么甩都甩不掉,偏偏又无法正面对抗。
一口气,死死堵在博科拉奇胸口,什么深仇大恨全部演变为烦躁和憋屈。
在持续轰鸣的引擎声响里,此时也已经顾不上什么愤怒什么暴躁了,此时,他现在脑海里就一个想法,不如干脆痛痛快快较量一回,生死不论,也好过这样不死不活地被玩弄于股掌。
如同猫戏老鼠一般。
拳拳到肉,生死不论,不管什么结果,干脆利落地画上句号。
正想着,博科拉奇后视镜里又再次看到陆之洲的赛车探头出来,卷起滚滚热浪快速迫近——
又又又来了,所以,这次依旧是虚晃一枪吗?
等等,不,这次不是。
狼,真的来了。
第九圈!
转眼,冲刺赛已经赛程过半,赛车和车手们似乎才刚刚进入节奏,比赛已经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
经过大直道,陆之洲和博科拉奇的差距明显缩短,进入一秒范围,博科拉奇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在巴塞罗那赛道,弯道紧凑,超车机会有限;再加上陆之洲赛车调校直线优势明显,博科拉奇想当然地认为,陆之洲应该在大直道和一号弯附近超车,所以,再次瞥见后视镜里快速迫近的那抹光影,博科拉奇马上警惕,却又忍不住猜想,是否依旧是虚晃一枪——
前面四圈,陆之洲不止一次采用“狼来了”战略,博科拉奇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威胁。
所以,这次?
不,不是。
博科拉奇没有放松警惕,第一时间注意到陆之洲的动作,这次是真的,陆之洲准备从外侧强行超车。
“抓住了!”
博科拉奇一喜,他的全神贯注终于得到回报,没有上当,准确无误地识破陆之洲的把戏。
博科拉奇马上进入防守模式,方向左打,卡住行车线,挤压陆之洲的超车空间,但同时没有完全甩出去,避免让出内侧空档,将陆之洲钻空子的可能性掐灭,电光火石之间的操作展现他的顶级水平。
果然,陆之洲被迫回撤,没有得逞。
博科拉奇现在聚精会神开启战斗模式,压抑了又压抑、忍耐了再忍耐,好不容易等到了出招的机会。
此时,明显可以看到,一号弯、二号弯、三号弯,博科拉奇和陆之洲的节奏慢下来,不仅和前面车辆差距拉开,而且后面的于贝尔正在迫近,博科拉奇漂亮的防守打乱陆之洲的计划,陷入严峻危机。
不得不说,博科拉奇这一阶段的表现确实精彩,直播间里克罗夫特也是赞不绝口。
布伦德尔表示赞同。
但在欣赏博科拉奇的同时,布伦德尔隐隐注意到陆之洲的不同,依靠转向不足设定的行车线非常流畅,本来弯中节奏是博科拉奇的强项、陆之洲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够勉强跟上,但现在博科拉奇为了防守牺牲自己的弯中节奏,表面看来他连连防守住陆之洲的进攻,但实际情况……
布伦德尔的直觉嗅到些许异常,在瞬息万变的比赛里,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神经却敏锐地紧绷起来。
然后,七号直角弯,博科拉奇和陆之洲一前一后入弯,陆之洲刹车点明显更迟,眼看着车尾和车鼻几乎就要碰撞在一起,博科拉奇惊险地逃过一劫,但陆之洲亦步亦趋地咬住博科拉奇快速离开弯道。
二号赛车,尾翼摇摆,但陆之洲方向配合油门展现出匪夷所思的动态平衡感知能力,摇摇晃晃的车辆居然没有偏离轨道也没有损失速度,紧接着往右侧一撇,离开博科拉奇后轮脏空气,赢得空间。
差距,一秒之内。
drs,开启——
巴塞罗那赛道,全场比赛只有两段drs区域,一个在十六号弯出口的大直道位置,一个则在八号高速弯出来的短直道。
赫!
布伦德尔瞬间屏住呼吸,一切都是预谋、一切都是计划。
从大直道进入一号弯,陆之洲就在布局。
他以步步紧逼的姿态迫使博科拉奇全面防守,在防守状态下,行车线、弯中节奏难免损失;而同时陆之洲弥补自己的损失,亦步亦趋地跟上节奏,一切就是为了眼前的drs区域。
不费吹灰之力,没有纠缠、没有危机,充分利用赛道地形优势,一举超越。
不仅耐心,而且聪明,全盘布局,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保证一击致命——
请君入瓮。
博科拉奇精彩绝伦的表演居然宛若天鹅挽歌,一切只是丢失领先优势前的最后演出,毫无保留地酣畅淋漓地把所有能量宣泄完毕,当情绪从高峰跌入谷底的刹那,也就是陆之洲扭转局势完成反超的时刻。
一切,全部都在陆之洲的掌控里。
布伦德尔瞪圆眼睛看着直播画面,开启drs的陆之洲再次展现直道速度,一骑绝尘,轻而易举地完成反超;而后,关闭drs,高速通过九号弯,彻底将博科拉奇甩到身后,并且一鼓作气拉开差距,消失在十号发卡弯。
博科拉奇,毫无反手之力。
前面辛辛苦苦防守了那么久,精彩瞬间比比皆是,博科拉奇正以为自己大放异彩赢得聚光灯的瞩目。
刹那间,戛然而止,彻底扭转。
博科拉奇一时半会居然没有反应过来,他甚至忘记了愤怒和懊恼,丧失反应能力,不明白怎么回事——
所以,到底谁是老手,谁是新手?
“入弯。出弯。drs。”
“漂亮!”
“干脆利落,一击致命,陆之洲完成超车,并且利用九号弯拉开差距,博科拉奇明显没有反应过来。”
“博科拉奇必须注意,于贝尔已经追上来了。”
“但是!”
“噢,机会!”
场面,一度混乱,应接不暇。
前脚,陆之洲在drs区域完成超车;后脚,目前领跑巴塞罗那赛道的两位车手也死死纠缠在了一起。
第二位发车的麦尼,来自詹泽车队,正在朝着冲刺赛杆位车手坎波斯车队的希曼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可以明显看出来,坎波斯车队的机械抓地力不足,在低速弯里非常吃力,希曼在连续弯中多次出现转向不足的迹象,勉强依靠精准走线稳住节奏;但麦尼的进攻咄咄逼人、连绵不绝,完全停不下来。
显然,詹泽车队告知麦尼,后面博科拉奇和陆之洲纠缠在一起,他需要抓住机会完成超车,并且拉开差距,建立安全窗口。
然而,希曼也不愿意缴械投降,拒绝拱手让出领先优势,你来我往的争夺完全白热化,双方纠缠在了一起。
结果,在十四号弯,希曼明显刹车点过深,错失转向时机,赛车直接冲出赛道,葬送全部领先优势。
麦尼快速通过,陆之洲紧随其后,甚至博科拉奇和于贝尔也顺利通过,希曼的排名一路垂直下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方程式赛车比赛里瞬息万变的特点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精彩,一波接着一波,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克罗夫特意外发现——
“陆之洲已经上升到第二名,全速追击麦尼!”
难以置信!
一切发生得着实太快,甚至来不及眨眼,陆之洲已经风驰电掣地紧紧跟随麦尼的脚步进入大直道。
麦尼一惊,他还没有从超越希曼的喜悦里缓过神来,紧接着就在后视镜里看到冲出地平线的红黑光影。
麦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说多里安正在全力防守他吗?”
无线电里传来回应,“他已经完成超车。重复,他已经完成超车。阿军,集中注意力,按照我们的节奏跑,现在前面已经没有脏空气,我们一跑到底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比赛。”
麦尼吞咽一口唾沫,话语说的简单,那家伙从第八位一路追到第二位,简直就是魔鬼,开启全灭模式,现在前方就只剩下一个幸存者了,正如同“终结者2”里不断追击的t1000一样,心理压力完全破表。
你们知道被魔鬼跟在后面的滋味吗?
猎人和猎物的心态截然不同,和麦尼的口干舌燥相比,陆之洲始终冷静。
节奏,注意节奏。
此刻,前方只剩下最后一个目标,陆之洲满脑子满眼睛全部都是那辆在视野远端的赛车尾巴残影。
然而,陆之洲并没有冲昏头脑,正如追击博科拉奇一样,这需要策略需要布局,不能随便浪费机会。
问题,终究还是出现了——
左前胎耗损严重。
从脏侧起步到连续超车再到近距离卷入脏空气,种种因素都在耗损轮胎,左前胎的情况最为糟糕。
连续超越博科拉奇和希曼之后,陆之洲有条不紊地按照节奏迫近麦尼,但显然,麦尼也意识到了威胁,詹泽车队的赛车调校参数本来就比不上art,再加上陆之洲堪比终结者追击的声势,他必须提速。
你追我赶之间,尽管差距缩小到一秒附近,但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动作,陆之洲的赛车就暴露出了问题。
博雷佩勒时时刻刻密切关注数据,尽管胎温没有到达临界点,但确实令人担忧,“现在轮胎状态如何?”
陆之洲的声音沉稳地传来,“正在起泡。”
博雷佩勒深呼吸一口气,“收到。”短暂停顿一下,“继续保持现有节奏,顺利完赛是目前的第一任务。”
“噢,皮埃尔,对我如此没有信心?有点伤心呢。”陆之洲半开玩笑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出来。
博雷佩勒一口气噎住,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如此紧张的时候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连带着他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嘴角轻轻扯了扯,“你准备怎么做?”
陆之洲,“不确定。接下来两圈看看情况。但是,皮埃尔,不要轻易放弃,没有冲过终点线比赛就没有结束。”
轻飘飘的一句话,博雷佩勒却忍不住想要相信,微微挺直腰杆,一股信念在胸腔里悄然升起,“收到。”
此前提到过,每套轮胎都有工作温度,温度太低或者温度太高都影响抓地力效果,并且可能导致轮胎提前衰竭。
起泡,这是典型轮胎温度过高的表现,影响抓地力以及转向稳定性;另外,颗粒化,这则是轮胎耗损的另一种表现。
情况可大可小,但毫无疑问,这都是轮胎衰竭的迹象。
昨天在正赛里,陆之洲一骑绝尘,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跑,轮胎没有出现问题;今天在冲刺赛里却不同,陆之洲被困在车阵里,并且一路追击,轮胎耗损严重,哪怕冲刺赛圈数更少,也还是出现了问题。
轮胎起泡或者颗粒化,怎么办?
如果车手控制节奏、胎温逐渐平衡,这些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俗称“挺过去”。
但如果胎温持续不平衡或遭遇气温变化,那就可能导致无法恢复的局部损坏,轮胎很快就会彻底衰竭。
此时,一来考验车手的控制能力,二来也要看对手、看赛道和天气的眼色,不确定因素着实非常多。
显然,这和街头赛车截然不同,和模拟器、训练赛也不同,只有投入真正刺刀见红的实战才会遇见。
陆之洲没有慌乱,反而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一边控制节奏、一边观察对手,如果赛车自身出现问题,此时才是真正考验车手的时候。
没有费多少时间,陆之洲意识到,麦尼应该也同样面临轮胎问题——
前半段,麦尼一直试图追击希曼;超车之后,麦尼又试图提升节奏甩开陆之洲,他的轮胎耗损一样严重。
所以,当陆之洲开始控制节奏的时候,麦尼试图继续拉开差距,但詹泽车队却下指令要求他控制节奏。
这是好消息,他们面临一样的问题,也许问题严峻程度不同,但这意味着车手依旧有操作的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