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懂了,狱BA是美利坚人的救亡图存(2/2)
然而,有一个国家觉得自己真能照搬“狱ba”!
那就是德国。
战争失败的创伤,凡尔赛条约的屈辱,经济濒临崩溃的绝望,魏玛共和国社会的持续混乱……这一切让德国民众承受着比其他欧洲国家更甚的身体与精神双重痛苦。
德国人一开始也跟着欧洲主流舆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围观美利坚的“发癫”,坐等这个暴发户国家崩溃,以在麻木的痛苦中找到一些乐子。
但渐渐地,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当局疯狂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到现在,42亿马克的价值仅仅相当于1美元。
这时,全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像纸币价值一样,一落千丈,不再有任何底线。
许多德国人从嘲笑美利坚的精神状态,变成了开始理解美利坚的精神状态,学习美利坚的精神状态。
既然现实如此痛苦,不如发癫!
美利坚人能搞“狱ba”,我们德国为什么不能?
有一个德国人看到的还远不止于此。
在柏林的一家烟雾缭绕、播放着“狱ba”电影的酒吧地下放映厅里,一个小胡子看完电影后,要求其组织的成员,全力搜集关于“狱ba”的一切资料——从狐狸河私营监狱的管理理念,到近来流行的“监狱文化优越论”,事无巨细。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这个小胡子得出了一个让始作俑者都想不到的结论:
“我懂了!‘狱ba’根本不是简单的体育娱乐,而是美利坚人的一场深谋远虑的‘救亡图存运动’!”
他在一次组织内部核心会议上,激动地阐述了他的“领悟”:
“美利坚最大的危机,就在于它正在被那些劣等的‘杂质’种族所污染、所稀释!之前发生的南方第二次内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监狱文化优越论’,其本质就是一套高效的社会筛选和净化机制!它将社会上这些无用甚至有害的‘杂质’人口——罪犯、堕落者、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系统地识别、集中起来,投入监狱,全方位、最大化地压榨其剩余价值,直至耗尽他们最后一丝能量!”
“‘狱ba’真是一个天才的、伟大的创新!”
小胡子用力捶打着桌面,
“我们过去只想到让那些‘杂质’去工厂做苦工来勉强压榨。看看美利坚人!他们愣是能花样翻新,把这些社会渣滓包装成受人追捧的体育明星,让他们在球场上为了一点点好处拼搏至死,同时还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赚取巨额的金钱!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榨取,更是精神上的驯化和展示!”
“不仅如此,这套体系能让社会普通民众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这种‘废物利用’模式,同时让精英通过参与和运作这套模式,锻炼其冷酷、决断的‘超人’心智!”
就一个字,服!
更让小胡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美利坚人的宣传手段。
“明明是最残酷的压榨与剥削,在他们的包装下,却变成了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人性化’管理,变成了激励‘救赎’与‘重生’的感人故事!这种操控人心的能力,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美利坚的版本,在宣传和实操上,还是领先我们德国太多了。”
深感“差距”与“时不我待”的小胡子,随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他要从组织中,挑选出最忠诚、最有潜力的精英,远渡重洋,前往美利坚,去深入学习这“救亡图存之道”!
其中,一位名叫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的年轻知识分子,就这样怀揣着“取经”的使命,踏上了前往纽约的轮船。
在横渡大西洋的旅途中,戈培尔与其他乘客交流,惊讶地发现,船上竟有超过八成的乘客,都自称是“狱ba”的“球迷”。
有来自英国和法国的富裕旅客,去美利坚旅游,顺便希望能亲眼看看“狱ba”那传说中让你意料不到的精彩的现场比赛;
有人是怀揣着篮球梦想,想去尝试参加“狱ba”的选拔;
有的是体育经理人,想去学习“狱ba”的运营模式;
而最多,也最让戈培尔印象深刻的,是一批来自德国本土的药厂代表。
——此时的德国,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化学工业,而制药业,正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这些精明的商人带着样品和说明书,雄心勃勃地准备去“狱ba”这个他们眼中的“终极试验场”和“科技博览会”上,为里面的“科技流”球队赋能,并从中分得一杯巨大的羹。
这一切,让戈培尔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仅仅是一部电影!一部被精心包装出来的宣传品!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如此多背景各异、目的不同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憧憬、欲望和算计,义无反顾地涌向那个国家。这种操控集体意识、引导社会流向的力量……我们必须掌握!”
当轮船终于缓缓驶入纽约港,映入他们眼帘的,是那尊依旧处于修复状态的自由女神像的残骸,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位抵达者:欢迎登陆“癫狂”之国!
前来取经的欧洲人尚未从这种带着破败感的震撼中回过神,一上岸,岸边报童尖利的叫卖声和最新报纸的头版标题,就给予了他们第二轮冲击:
《死亡的盛宴:狱ba科技流巅峰对决!双方主帅宣誓:无送命,不篮球!》
刚刚踏上美利坚土地的欧洲人们,面面相觑。
不是,你们美利坚人打个比赛真玩命啊!
这美利坚的体育版本,疑似进化到过分先进的地步了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