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550:两把钥匙(1/2)
第552章 550:两把钥匙
时间步入2004年7月18日。
过去十天,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十天。
《暮光之城》以其无可阻挡的势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奇幻爱情风暴。
截至7月17日,上映八天的票房数据相继出炉——
中国内地:累计票房已达 1.85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在2004年,堪称恐怖。
要知道,根据官方数据,2004年全国银幕总数在王盛主导的“中影盛世院线”疯狂扩张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刚刚突破 4000块左右。
在此硬件基础上,《暮光之城》八天近两亿的成绩,已然触碰到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天花板,将同档期其他电影远远甩在身后。
业内普遍预测,其最终落点将在3.5亿至4亿之间,这已是现象级的成功。
北美市场:累计票房突破 6800万美元,后劲依旧强劲,新线影业已开始筹备庆功宴。
全球其他地区:累计收入逾 5200万美元,尤其在东亚文化圈表现异常抢眼。
《暮光之城》的成功,如同又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盛影传媒的股价。
自上市以来,盛影传媒(股票代码:603888)的股价就随着其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而稳步攀升。
《暮光之城》的全球火爆,再次印证了王盛及其团队精准的市场判断、跨文化制作能力和强大的宣发实力。
股价在近期小幅震荡后,再次上扬,巩固了其作为“a股文化传媒第一股”的龙头地位,总市值稳居高位。
对王盛个人而言,票房数字带来的直接财富增长已非首要,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累积。
他在业内的“财神爷”、“点金胜手”地位愈发稳固,无论是好莱坞巨头还是国内同行,看向他的目光中都混杂着更多的敬佩、嫉妒与渴望合作的光芒。
这种江湖地位,是再多金钱也难以衡量的。
他私下对韩三坪等人分析过:“现在市场底子还是薄,银幕数不到五千,想单部片子破十亿是痴人说梦。按这个增速,加上数字放映的普及,我估摸着等到全国银幕过六千,可能才会出现第一部破十亿的电影。咱们的《大闹天宫》,目标就是冲破五亿,摸一摸六亿、七亿的门槛,把这市场的天花板再顶高一点!”
当然,7月18日这一天,主旋律不是票房的成功。
今天,是他兄弟陈良的大喜之日。
陈良,盛影传媒集团董事、副总裁,兼盛影婚礼影像事业部总裁,同时还是盛影时尚传媒公司(《盛影·时尚新娘》杂志)总裁。
作为和王盛一起从北影厂筒子楼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发小、创业元老,陈良在盛影系内地位超然,掌管着集团起家的核心业务之一,是王盛最为信赖的臂膀之一。
尽管陈良本人希望婚礼尽量低调、私密,只邀请至亲好友,但以他如今在京城商圈和影视圈的地位,以及背后庞大的盛影系影响力,想要“低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婚礼地点选在了京城伯瑞酒店宴会厅。
不到上午十点,酒店门口已是豪车云集,冠盖如雨。
前来道贺的宾客阵容,堪称半壁京城名利场:
京城衙门主管文化、经济的领导来了数位,他们对盛影这家纳税大户、文化标杆企业核心高管的婚礼,自然要给足面子。
盛影的紧密合作伙伴,腾迅控股的小马哥亲自到场,他与王盛在互联网+娱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
阿里芭芭的马芸也笑容可掬地出现,他与王盛在杭城会面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对文化产业兴趣浓厚。
韩国泰元娱乐社长郑泰元专程飞抵京城,他如今将王盛视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坪无疑是重量级嘉宾。
他不仅是现任国企掌门,更是王盛、陈良这些北影厂子弟曾经的“老厂长”。
现如今见到他,王盛、陈良等人还是会恭敬地喊一声“韩厂”或“老厂长”。
不止韩三坪,北影厂的前几任老厂长也都受邀前来。
看到曾经略显颓败的北影厂,能以“盛影系”这种全新的、更加强大的形式延续辉煌,甚至影响力远超从前,这些老厂长们无不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认同。
北影厂的香火,以另一种形式旺盛地燃烧着。
在业内普遍的认知中,北影厂的正统没有被中影继承,也没有被个别大导继承,而是被盛影系继承了,这是一份相当厚重的香火情。
成龙也赶来道贺,他与王盛的合作关系已是人尽皆知。
周星星也低调现身,他与王盛的合作前景广阔。
湘省卫视的欧阳常林台长自然不会缺席,光线传媒与湘省卫视的合作正值蜜月期。
赵苯山带着标志性的笑容,他与盛影在电视剧方面的合作颇多。
不过,现如今的老赵,已经沉淀下来,正在整合现有资源,资产规模奔着几十亿而去。
他早就发财了,之前与盛影合作,主要是影视圈封闭,现在各种政策到位,瞬间化身资本,不过和盛影系的香火情没断,毕竟盛影系才是正规军,他充其量是个被收编的地方军。
此外,上影集团任中伦、西影厂、长影厂等全国主要电影集团的董事长、厂长们,几乎能来的都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