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200章 198:轮流坐庄

第200章 198:轮流坐庄(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都元婴了,你说我没穿越? 人在洪荒,铭天刻道! 这NPC不削能玩?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 民俗从丧葬一条龙开始 天下长宁 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剑碎星辰

第200章 198:轮流坐庄

十一月的尾巴悄然滑过,日历翻到了1998年的最后一个月。

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余威仍在,寒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里时常出现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的消息,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谨慎和不安的气息。

然而,与实体经济的低迷形成微妙对比的是,文化消费领域,却显露出一种“口红效应”般的韧性,甚至是一丝逆势而上的热度。

《当幸福来敲门》的宣传攻势,早在十一月末便已在“九地市场”全面铺开。

经过多家电影制片厂近一年的持续耕耘与市场培育,“九地”——这个以京津两地为核心,联合苏省七市电影公司构建起的发行放映网络,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拥有了稳定的排片和逐渐培养起来的观众信任度。

影院门口的海报栏、地方报纸的文化娱乐版、逐渐普及的公交车身广告……《当幸福来敲门》那幅主打温情与励志的海报——葛尤饰演的陈建国穿着略显臃肿的旧袄,在风雪弥漫的街头,眼中却带着一丝不灭的希望光芒,紧紧牵着一个孩子的小手——随处可见。

宣传语也极具煽动力:“王盛继《30天》后,再推力作!”、“葛尤告别喜剧,演绎下岗工人的绝地逆袭!”、“这个冬天,让幸福敲响你的门!”。

得益于《30天》近亿票房的轰动效应,以及王盛本人“贺岁片之王”、“票房点金手”的名头,市场对这部同样定位于贺岁档的《当幸福来敲门》抱有极高的期待。

影院方面排片很积极,媒体关注度更是拉满,观众的好奇心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今年虽然有多家电影制片厂推出新片,在“九地市场”分得一杯羹,但这个贺岁档,仿佛无形中有一只大手,将这个此时中国电影人眼中最好的档期,完整地、干净地剥离出来,留给了《当幸福来敲门》。

这不是行政命令,而是纯粹的市场选择。

是其他玩家在面对“王盛+北影厂+紫禁城影业”这块金字招牌时,基于对自身影片质量和市场号召力的现实评估,做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

没有人愿意和这艘配备了重火利的旗舰正面相撞。

于是,1998年的贺岁档初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近乎真空的窗口期。

所有的聚光灯、所有的市场潜力,似乎都只为等待《当幸福来敲门》的到来,等待着它去攀登,去征服。

……

十二月二日,星期三。

离电影上映还有两天。

上午九点半,位于北影厂主楼的光线传媒会议室内,暖气开得很足,与外界的寒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导演李囯立坐在主位,正对着投影幕布。

他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来自宝岛正隆国际传播公司的两位编剧代表,以及光线传媒这边,以蔡怡浓为首,包括两位内地编剧在内的项目团队。

王盛坐在靠窗的一个位置,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衫,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手里拿着一份《绝代双骄》的剧本故事大纲和分集梗概,静静地听着。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双方编剧就《绝代双骄》的剧本改编进行深入讨论。

正隆国际带来的初稿,基本沿袭了古龙原著的主线,但也带有明显的九十年代台剧风格——节奏略显拖沓,部分情节狗血,女性角色尤其是铁心兰和苏樱的戏份,虽然比原著有所增加,但依然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男性主角的成长和恩怨,缺乏独立的人物弧光。

李囯立主导着讨论方向,他经验丰富,既尊重原著精髓,也深刻理解内地观众的审美变化。

“林志银的无缺,苏友朋的小鱼儿,气质上是符合的,这点我们认可。”

李囯立用笔点了点桌面:“但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大陆庞大的电视观众群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节奏更快、矛盾更集中、人物更鲜明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灵笼:十二符咒?我什么都不缺了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五代风华 喧嚣未及之处 人在箱庭,是纯血龙种 港综:我能刷忠诚度,最大方大佬 重生08,邪修创业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我速通了仙子们的游戏!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