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希腊沦陷(2/2)
而且由于希腊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品、粮食和原材料,贸易逆差长期存在。这种贸易逆差主要通过航运收入和侨汇来弥补,但仍然给经济带来了压力。
纳赛尔丁用笔戳了戳桌子,看向老师。“希腊对国内希腊人的号召力仍然存在,而且之前对牧首和希腊人的暴行一时半会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化解的。”
奥斯曼带来的历史包袱太重,特别是希腊独立战争时对君士坦丁堡和其他地区的希腊人大屠杀。这成为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没有长时间的安抚是不行的。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希腊国王有没有动静?”
“乔治国王目前正向威尼斯逃跑,他的政府已经瘫痪,雅典乃至整个希腊都处于权力真空和无序状态。这正是我们塑造未来格局的绝佳时机。”
这个纳赛尔丁是赞同的,战败者就是需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有多大,那得看胜利者的决定了。
7月29日,一封《告希腊人民书》刊登在各大报纸上,并印刷传单三十万份,贴在占领区的大街小巷。
“致伯罗奔尼撒的儿女,雅典的公民,以及所有自称为希腊后裔的人们:
朕,纳赛尔丁,承天命执掌波斯与奥斯曼之权柄,今以此信晓谕尔等。
当朕的军队在温泉关升起新月旗时,历史的回响想必正刺痛着每个希腊人的灵魂。两千三百年前,斯巴达勇士在此洒下热血;如今,你们的子弟同样在此折戟沉沙。然而今日之败,非因勇气不足,实因尔等领袖的狂妄愚行。
雅典的政客们为满足领土贪欲,将尔等子弟送上绝路。他们可曾告诉你们,这场战争的背后,是伦敦的银行家与巴黎的军火商在操纵?他们可曾坦白,希腊士兵的鲜血,不过是为他人野心的献祭?那些在议会高喊口号的官僚,他们的子嗣此刻又在何方?”
“记住萨拉米斯海战的教训:当波斯与希腊携手,曾开创文明的辉煌。如今朕携更伟大的文明而来,愿赐予你们超越虚妄独立的真正荣光。”
这份宣言让希腊全境还在抵抗的民众陷入动摇,除了伯罗奔尼撒地区是帕特雷还有坚定抗争的,包括雅典、底比斯在内的大城市选择了投降。从1832年开始的希腊王国时期结束,进入希腊被奥斯曼占领时期。
而希腊的被占领也激起了欧洲民众的抗争,伦敦、巴黎、汉堡等地爆发游行,宣称要再次组建志愿军前去支援希腊。但是上层政府对此没有太大的关心,谁都知道在俄国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希腊沦陷就是时间问题。
最暴怒的还是俄国,东正教兄弟的失去是他们外交政策的失败。但是多瑙河仍然冲不过去,随着经济问题愈发严重,他们的优势将转化成为劣势,等待奥斯曼和伊朗的反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