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殖民地和展览会(1/2)
第102章 殖民地和展览会
“都好好干,这些东西可是要送到布什尔的,如果摔了把你们卖了还不起。”
摩加迪沙港口,不少码头工人正在运送货物到船上,这些东西将会送到布什尔,而他们的上级自然是伊朗贸易公司。
公司在摩加迪沙的贸易活动突飞猛进,说起来还得感谢当地苏丹的慷慨,用一点利润就换取了南部地区的大片土地,他们这些人都能获得大片耕地,并且摩加迪沙和桑给巴尔已经有了贸易往来,通过转运丁香来获得更多收入。
“好久不见了阿尔明,你这是又送树胶啊?”
“是啊,最近需求突然增加了很多,我只能加急运送了。这一次下来,估计会有3万的收入吧。除去其他费用,如果能剩下5000就差不多了。”
“那太好了,我记得你也是为了补贴家里才来到这里的,现在你家里肯定很高兴。”
“过奖了。”
公司招募的这些人在这里成为了种植园监工、公务员职位,也有些人跟上来,拿着从家里带来的钱去这里闯荡一下。
他们来到这里大多从事航运和零售行业,因为有国家支持,他们可以在这个地方畅通无阻。因此也能用比较优惠的价格来从事经济活动,而他们赚来的钱会通过紧急设立的伊朗贸易银行分行汇回本土。
关于索马里地区,伊朗也和英国政府进行了讨论。因为还没有到瓜分非洲的时候,英国自然也承认了伊朗在索马里的势力范围。
有了英国承认,伊朗贸易公司正式宣称朱巴河南部地区为公司领地。同时派遣第一批15人的传教团用来传播什叶派思想,用来改造当地民众。
虽然英国对于东非节点很看中,但他在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土地足够他用了。而且他还要在西非和法国争夺土地,所以就算伊朗占有土地也比法国好。
在伦敦看来,伊朗主动寻求变革比奥斯曼好多了,因为他主动开放,让英国与伊朗的贸易扩张了不少。当然对于关税问题,伊朗方面多次请求英国能够同意修改,但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要知道恢复高关税后他们要少赚多少钱。
不过他们的贸易还是有些微不足道,但这个可以作为他和伊朗之间谈判的筹码,看看能不能有别的利益交换。
尽管伊朗商人的势力在索马里有一些进展,但并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地理和生理障碍外,他们苦于对付来自社会层面的三重阻力:具有绝对权威的长老、从中转手渔利的中间商人和无时不在疯狂竞争的阿拉伯对手。
非洲有着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和一直沿袭下来的社会结构。在大多数民族里,长老的权力至高无上。从公司踏上非洲大陆的第一天起,商人的活动就受到本地长老的制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