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切顺利(2/2)
在他看来这个建议当然是可行的,只是管寧很重视辽东的民生,不但他重视,公孙度和原,
还有其他暂避於此的文人们,都相当的重视管寧在脑子里转了圈后,立刻得出若是扬州真的派兵北上,公孙度肯定守不住的结果。
只是让公孙瓚留在此处,已经是公孙度谦让一步的结果了,如果扬州方面要再进一步,稍微有点欺人太甚的味道。
管寧好奇道:“刘扬州非要辽东之地不可吗?”
周瑜摇头:“並没有,目前只是商议。管从事请听我说,在咱们看来,公孙度早晚是要投降的,现在只是让他转变个阵营。”
“从割据一方的诸侯,变成扬州牧的手下,其余的所有人事任免,均不变动。”
“袁绍对幽州刘虞动兵在即,刘伯安对我们有大恩,后续也有大用,扬州可能会北上个万人左右的精锐,需要驻守在此处,以防万一。”
管寧思索片刻还是微微摇头:“难,如果你们来硬的,我承认你们扫平辽东没有难度,但想要他心甘情愿的投降,却没有那么容易。”
周瑜道:“待我下次前来,会带上完整版的水师,你们可让公孙太守过来看看,双方的实力差距。”
“我在扬州曾听闻,良禽择木而棲,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对此话我深以为然,早早的想明白一切,说不定日后在青史之上,还能有留下个更好的名声。”
周瑜意气风发,陈信曾说,用拳头说话和讲道理,往往是前者更有用,但前提是別用孙策当年的那种办法,大棒甜枣都要用才是真理。
公孙度毕竟是一方诸侯,恩威並用的套路,周瑜暗自想了挺久。
主公看中民生,陈信也很看中百姓,既然辽东的公孙度有这个能力,先给他秀秀肌肉,看看此人怎么想。
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再好不过,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来硬的,辽东之地必然是要全归己方,这才是最安定的。
在辽东待几日后,周瑜这边开始载马登船,此行带来的交易品,是二三百斤吴郡那边刚產出的海盐,可能是天气的问题,目前產量还不高,但质量確实比当前的粗盐,已经要好了不知道多少。
听闻是扬州的盐,公孙瓚粗獷的抓起一把放嘴里,周瑜都没来得及开口提醒,就看著他秒变苦瓜脸。
半响后才说出一句话,好盐是好盐,就是实在太咸了。
管寧浅尝輒止后表示,有此物后,无论是和异族的交易,还是拉拢辽东的世家,都有更大的把握。
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五十多米长,十多米宽的三层战船,装三百人並不觉得拥挤,但要装马的时候就有点不便了。
周瑜皱眉苦思,看来己方还真是忽略了这点,陈信肯定是没经歷过这些东西,主公也没有,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大都督当的有点失职。
战船和运输船本就应该分开设计和建造,回头还得让船坞再开工弄几条新的出来。若是只运马的话,这船舱完全能都拆了,就留下个平板和桅杆来就行。
好在一回生两回熟,回扬州后入冬之前还能再来一次,十一条船,最终仅仅带三四百匹马,就踏上返程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