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夷州(2/2)
三人都是目光卓绝之辈,跟著海鸟的方向,隨著越来越靠近,一望无际的巨大岛屿,
伴隨著朦朧的雾气,正式出现在眾人的眼前。
甘寧激动的嘴皮子都哆嗦了:“將军,是巨岛,真的是巨岛!”
“一眼望去,丝毫看不到边,如此大的地界,称为一州,亦毫不过分。”
“將军你家的古籍真是太神奇,哪天也给我看看吧!
蒋钦也是双手握拳,难掩內心激动之心情。
在大海之上劈波斩棘的感觉,和两年前做水匪打劫,实在是差太多了,大丈夫当如是也!
可惜大兄周泰被留在了主公近前做亲卫將,否则的话,定要也让他来瞧瞧此等盛景。
周瑜放下內心的志志,也是笑著开口道:“传说中的蓬莱神山,不知道是何等模样,
但我等今日能见此巨岛,为大汉在海上开疆拓土,此生亦是无憾矣。”
“传令靠岸过去,小心注意暗礁,放下链锚之后,全体下船休息並寻找水源。”
入海月余的时间,现在周瑜最为头疼的是,淡水问题。
这个问题陈信也有想到过,还没来得及和建业眾人商议,他也是真没想到,周瑜胆子那么大。
新船下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敢从长江出海口一路往南开,並最终行驶进台湾海峡,
还让他顺利的找到了台湾。
难道大都督真的是大汉水师的天选之人不成?
现代的航船是有淡水製造机器的,再早一些的时间,似乎是用朗姆酒来充当淡水,毕竟那被称之为海盗之酒来著。
陈信一直疑惑某个点,照理来说,秦始皇那会徐福能带三千童男童女去岛国,古代华夏应该是有相关的淡水储存技术才对。否则的话,那么多人的生存用水问题,究竟怎么解决?
当然如果上边这件事,確实是能保真的话。
一般认为,即便是在极端情况下,人类还是要想办法摄入部分淡水,在没水的情况下,只能坚持五至七天。
三千人加侍卫,总计怎么著都要四千多人呢,每天的耗水量是个天文数字,当时的秦朝是怎么做到的?
周瑜的船上现在就三百多人,他心里清楚,淡水问题若是不解决,远洋永远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找到河流,补满淡水,休整几天后,周瑜继续出发,几度靠岸详细的探查夷州的具体情况。
详细的了解了岛上现在的风土情况,没有人情。
岛上只有小部分野人,蛮荒未开,依旧过著最原始的耕种生活,在岛的东面,还有不少的山地,若是移兵屯田,沿岸的平原面积,足够养活数万人。
了解完大致情况,沿著台湾海峡北上,又几天时间,最后在泉州附近登陆,在此休整的同时,周瑜写了密信,让人走陆路送去建业。
告知刘备此事的同时,再让建业船坞大力开建海船。
他则带著眾人,继续往朱崖(海南)的方向前进,周瑜想的很简单,先要把整个华夏的海岸线描绘出来后再回返。
下次回到建业,等陈信来之后,若是无法解决淡水的问题,他就贴看海岸线远洋北上,先去找到公孙瓚並开始做海商贸易。一边继续提升航海的能力,一边自行琢磨和钻研。
若是有能解决淡水的问题的办法,周瑜对於那遥远的南方,更远的离岸海岛群,现在可是兴趣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