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回归(1/2)
第132章 回归
得知袁绍让荀諶作为使者,已经在前不久来过,且不出意外的,很正常的,习惯性的又进入犹豫,陈信表示也是没什么话好说了。
本来就是觉得曹操发育的不错,给袁绍这边私下加点码,想著稍微做下制衡来著。
若是天子真能去河北,说不定在这个时空,还能见著眼熟的官渡之战,没想到他竟然又进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陈信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刚接触三国这段歷史的时候,就已经有个疑问。
作为集团的领导人,下属给abc几个决定,自己选一个拍板决定,难道是件很难的事情吗?纵览这个年代的那么多老板,似乎只有袁绍有这个问题。
在陈信看来,袁绍就是性格有缺陷外加手下派系眾多,是他输给曹操的最大原因。
这位四世三公最神奇之处莫过於,在犹豫很久后作出的决定,往往还是错误的。
要不要天子的时候是如此,官渡之战初期没听田丰的,开打后没听泪授的,最后在可以得过且过的情况下,驳斥许攸的顏面不救他的家人,此间种种选择,几乎都是如此。
或许是自小的经歷和出身,让他的骨子里始终有那么一份左右逢源的想法。
不少人都认为,当年在洛阳,拔剑说“汝剑利,我剑未尝不利”那个袁本初若是能自始而终最终的贏家当真未必会是曹操。
算了爱咋咋滴,周瑜有句话说的没错,咱们这边都这样了,如果没个好点的对手,那也真的很无聊。
时间所剩不久,陈信盘了盘准备好的资料,下回再来吧。
关於战马,航海,辽东的一些问题,他心中有个不怎么確定的想法,脑洞开的有点大,需要让卢植等人细细的参谋。
纵览歷朝歷代,南方很难往北打的根本原因是没马,但究其深层的原因,没马的背后还牵扯到不少其他问题。
產马地不是在西边就是在北方,在得不到马源的同时,平原环境其实也不適合养马,马匹本身也不喜欢南方的天气,这些都是扬州以后会面对的问题,
当年武帝刘彻和后边的唐太宗李世民,能拥有那么多的高质量战马,能西征能北伐,那是他们的马场,大多在关中地区,离著河套也不远,关键是大唐和西汉,还都是拥有凉州的河西马场的。
普遍认为三大能养马的地方,河西,河套,河北,都不在己方的手里,稍微次一点的关中地区和的黄河两岸,同样是一时难及。
关於后续逐渐要开始面临的马政,陈信感觉需要做的功课还是不少。
武侯祠內,临近本次穿越尾声。
刘备眼神看著前方,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忽然他开口道。
“黄姑娘,方才在那武將廊那边,你说马超兵临成都城下,是压垮刘璋投降的最后根稻草,虽然这个比喻挺奇怪,但不难理解。”
“也就是说当时的成都军民和世家,其实还是有人想打的,也具备守城的战力,对吧?”
黄欣琪点头,刘璋投降那会,益州派系確实是想打的,城中也有这个战力,但刘璋本人不想打了。
因此马超“恰好时间”的到来,並成功的执行劝降,实际上功劳不小刘备默默点头:“那在刘禪投降的那个节点上,城中的派系和世家,是想投降的多,还是想打的多?”
黄欣琪沉默不语,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皇叔也不用给你家好大儿开脱,他的情况早就盖棺定论啦。
本人的没血性,世家的不支持,《仇国论》的蔓延导致底层民心不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