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准备开干~(2/2)
总之,这件事儿也算是点醒了洛川,还是很有必要成立一个智囊团的。
拿来当个参考也好。
回到团购话题。
目前的確定性因素,仅有两点。
其一,悠米社区线下团购版块,稳居行业第一。
其二,饿了么默默耕耘一鯤年有余,占儘先发优势。
且创始人团队,已经同意启动c轮融资,配合极光战略,加速扩张。
本轮融资过后,极光+红杉,將手握过半股权,加之生態深度捆绑,饿了么已在瓮中。
洛川没有夺权的想法,也愿意尊重创始人团队的意愿,他要的只是一个確定性。
总而言之,生活服务赛道,极光依旧手握不小的优势。
但他想要更多。
他想出的解决方案是—一加大对於团购业务的投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借著市场扩张,建立更大规模的地推团队,以便择机切入外卖赛道,填补饿了么的市场空缺,进一步扩大优势。
既然美团和大眾点评,都存在不確定性,那就先排除这两项,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就好了。
虽然洛川对这种,“亲自下场搬砖”的运营模式,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如果真到了那个份儿上,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有王姐在,也用不著他操心~
至於为何要开发独立app,而不是直接集成在悠米社区之中,原因有二。
其一,当前的手机存储,普遍小於8gb。
悠米社区app,本就有些臃肿,再集成一个外卖版块,估计会卡到飞起。
单独开发一款外卖app,体积可控制在5mb以內,大幅降低下载门槛,提升操作流畅度。
同时,可在悠米社区內,设置一个“外卖跳转入口”,既实现了低沉本引流,又避免拖累社区性能。
其二,洛川还没想好,是將其跟饿了么合併好,还是內化为悠米社区的原生服务合適。
前者代表著,延续“投资+协同”的轻资產模式。
后者则代表,悠米社区將转型“社交—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
不过暂时倒也不著急做决定,具体还要看,美团和大眾点评的情况。
且行且看吧。
听过洛川的解释,王秀云对当前的形势,有了大致的了解。
说白了,跟团购业务一样,还是一“战略备胎”。
好在她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怎么感到失望。
“app大概什么时候上线?”
“看你嘍~”洛川无所谓的耸耸肩。
“app的整体架构、交易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可以直接復用饿了么的技术。
“”
“反正他们的系统,本来就是咱们帮忙搭建的,调整调整ui设计就好,顶多也就一两个月的事儿。”
“只要你那边准备妥当了,到时候吱一声,直接开干就完了~”
王秀云好笑的看著这位甩手掌柜,也不知道是该感谢他的信任,还是吐槽他的隨性。
但这种毫无后顾之忧,可以隨意施展的感觉,她其实还是蛮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