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180章 兵临合肥守军惧

第180章 兵临合肥守军惧(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

他们离开东张营后,又暗中通知了在别村居住的两家亲戚,众人次日晚桃园坡汇合,然后一路跋涉,专挑荒僻小道,昼伏夜出,提心吊胆,终于抵达了与周闻道约定的弥河畔。

石二河回头,望了望来路,又看看眼前宽阔的河面,依然感觉一切仿若在梦里,那么的不真实。

徐州陷落的消息传来时,犹如晴天霹雳,三弟石三就在徐州军中,音信全无半年多,家里人都以为他早已死在了乱军之中,纸钱都烧了几遍。

谁能想到三郎不仅活着,还“发达”了,如今又派人带着银子来接亲族去南边过富贵日子。

石二河虽然见识少,却不傻,隐隐猜到三弟的“发达”恐怕不是什么正经营生。

这年头,能拿出这么多白的银子,让那几个气度不凡的外乡人甘冒奇险深入屯所,接应他们出逃的,除了扯旗造反的“乱贼”,还能是什么?

可褡裢里那沉甸甸的银锭却是实实在在的,那是他们活下去并改变命运的希望。

“二河兄弟”。

李初八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尘土,凑到石二河身边,声音里带着浓得化不开的忐忑和一丝后怕。

“那,那几个外乡人不会,不会是耍俺们的吧?俺家李五那傻小子,从小就憨,他,他咋就能有这大出息了?俺这心里咋就这么不踏实呢?这要是……要是……”

他不敢再说下去,害怕一觉醒来,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个残忍的玩笑,而他们这些人,却听信了外乡人的诓骗,已经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怕啥?!”

听到李初八的质疑,石二河心头那股被压抑的恐惧和犹豫反而被激散了。

他挺了挺有些佝偻的脊背,粗糙的脸上露出一种近乎凶狠的决绝。他拍了拍腰间硬邦邦的褡裢,银子碰撞发出轻微的闷响,这声音给了他莫大的底气。

“听听!听听这声儿,这他娘的是假的吗?再说了。”

他环视着身后一张张疲惫、惶恐却又充满期盼的脸,声音提高了几分,像是在说服大家,更是在说服自己。

“逃都逃出来了,东张营那鬼地方,回去干啥?俺们现在手里有钱了,哪里过不得安生日子?还想那吃人不吐骨头的东张营做啥?!”

“回去?”

李初八被石二河的话一激,脑海中瞬间闪过这些年受过的窝囊气:永无止境的劳役、层层加码的“封椿钱”、官差恶吏的辱骂鞭打、看着妻儿挨饿的无力感……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李初八狠狠啐了一口唾沫,骂道:

“呸!狗都不愿回去的东张营!饿死在外面,也比回去当那活死人强!”

“对!狗都不回去!”

“石二哥说得对!俺们有钱了!”

“离了那鬼地方,俺们自己过活!”

其他亲友也纷纷应和,绝望和恐惧渐渐被一种新生的希望和决绝所取代。

石二河看着大家重新振作起来的精神,心中稍安,朝李初八用力点了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波光荡漾的弥河河面。

就在这时,下游的芦苇荡里,一叶轻舟如同游鱼般悄然滑出。船头,一人长身而立,青衫在河风中微微拂动,不是那“周掌柜”又是谁?

石二河的眼睛猛地瞪圆了,激动得浑身颤抖,指着那越来越近的小船,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变得嘶哑高亢:

“哎!快看,那不是周掌柜?哈哈哈!俺就知道,俺就知道三郎是真出息了,真出息了!”

当周闻道接上石二河等人时,在数千里之外的庐州路,石二河日夜牵挂的三弟石山,也刚刚结束了对六安城的整治。

桀骜难驯的豪强朱亮祖,最终还是认罪伏法了。

促使他低头的,并非酷刑或威吓,而是为了给其年仅四岁的次子朱昱留条生路。

至于朱亮祖的长子朱暹,已经死在了朱亮祖前面,死因是劫狱。

朱暹确实有乃父朱亮祖的几分血性和勇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带着几个心腹家奴悍然劫狱,居然真的被他冲到了关押朱亮祖的班房门前,但最终还是倒在了距离父亲咫尺之遥的地方。

朱亮祖透过牢门栅栏,亲眼目睹长子咽下最后一口气,终于意识到一夫之勇,在庞大的组织力量面前是多么渺小。

他选择认罪,用自己残余的尊严和生命,换取幼子朱昱活下去的机会。

石山本就不是嗜杀之人,从徐州一路拼杀至此,惩戒过不少为非作歹的大户豪强,也不是所有人都斩尽杀绝。

更何况,朱昱年仅四岁,懵懂无知,对他也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他也没有将朱昱交给朱氏宗族,出卖朱亮祖最起劲的人中,就有不少朱氏族人。朱亮祖的发妻已于去年病亡,朱昱可以算作孤儿了。

石山将朱昱安置到了羽林营,与其他孤儿们一视同仁抚养,并亲自教导,还向朱亮祖做出承诺,此子将来若有出息,单开家庙,许其祭祀包含朱亮祖在内的先人。

当朱亮祖得知这些安排后,低头沉默良久,再抬起头,眼中已经没有了怨恨,只剩下一片死水般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最终只化为一句话“谢元帅给朱家留了一炷香。”

行刑之日,朱亮祖神色坦然,走得异常平静。

围观的人群中,有恨其往日跋扈者拍手称快,亦有唏嘘世事无常者摇头叹息。

若干年后,朱昱凭借自身努力高中进士,官至一省巡抚。朱氏父子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往事,被施耐庵的门生收录入《乱世英豪传·续》中,在坊间广为传颂,成为一段令人感慨的乱世奇谈。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石山之所以在朱亮祖父子身上费如此多的心思,自然不是因为对朱亮祖有什么成见——事实上,两人之前并无交集。

惩治朱亮祖,纯粹是就事论事,是对“朱亮祖”这个现象的处理。

元末乱世,像朱亮祖这样拥有一定能力,又野心勃勃的士绅豪强多如牛毛,即便红旗营最终打下了江山,这类人也不可能消失。

只要滋生士绅豪强的土壤依然存在,杀了一个朱亮祖,还会有张亮祖、王亮祖等等,不断冒出来。

石山深知,乱世之“乱”,不仅体现在经济崩溃、军事割据等乱象上,更深层的原因是“人心之乱”。

元廷对地方豪强长期采取一种近乎放纵的策略,在原历史轨迹中埋下了难以根除的隐患。其中最大的恶果之一,便是让这些士绅豪强的“心”彻底“野”了,再难约束。

就像现在,元廷为了拉拢他们,可以开出各种优厚条件,而这些条件,是石山永远都给不了的。

治乱世,单靠杀人是不够的,更需要“诛心”。

对朱亮祖的处置,尤其是对朱昱的安排,便是石山“诛心”之策的一部分。

处理完六安诸事,石山便率军拔营东进。大军旌旗招展,兵甲铿锵,沿着官道浩荡前行,很快就引发了合肥守军的极度恐慌。

此次南征,石山亲自统领西路军,攻取庐江、舒城、六安三城。

而东路方向,则任命邵荣为行军总管,统率合肥军(左君弼部)、含山军以及缺了冯国胜第二营的骁骑卫,进攻和州、乌江两城。

原本预计东路军的进展会更快,但元廷为防红旗营渡江与徐宋大军合流,向和州紧急增派了援军,导致邵荣部在乌江、和州一线陷入苦战,至今才艰难攻下乌江,和州仍在元军手中。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红楼芳华,权倾天下 扫元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