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再扩军剑指怀远(2/2)
其实,也不只是暂时忘却,还有希望。
不幸生活在乱世,无论贵贱都只有一条命,一切欲望都要为“活下去”让路。
还在修筑的濠州城远远算不上固若金汤,红旗营兵力也尚弱,但石元帅军政皆有所长,已经展现了乱世安民的手段,还能吸引豪杰来投,这就足够让治下百姓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了。
“老朽今年六十有八,从未见过濠州有今日这般盛景。怕是伪元世祖皇帝在世时,大都城中也很难见到如此热闹的场面吧?天降元帅于濠州,淮西必将大兴,汉家天下必复啊!”
身后黄彦文没甚技术含量的马屁,听得石山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但同在涂山门上观赛的濠州士绅大户却纷纷附和“元帅基业稳固,他日必将攻破大都”之类的话。
毕竟,他们的命运已经与石山深度捆绑,很难再回头。
这些人之前还有些忐忑,今日,由竞技赛看到了具象化的民心,又隐隐觉得以石元帅的手段,怕是真能成就大业,由是更加坚定了继续押宝红旗营的信心。
当然,乱世中也只有这些家有余粮的士绅大户,才能有些感叹,真正的社会底层手停口停,今日看了个尽兴,明日还得修城、务工挣口粮,乐呵乐呵就完了。
石山也没得休息,军民竞技赛举办的次日,他就宣布了新的整编计划。
这次整编的幅度不大,主要有两点变化。
一、继续扩大军队规模。
一是现有战营升等。
乙一、乙三、乙六,共计三个乙等营晋升为甲等营,分别领甲五营(指挥使曾兴)、甲六营(指挥使韩成)、甲七营(指挥使耿再成)营号;
二是新增四个乙等营,调整后的编制序列如下:
乙一营(指挥使费聚,原驻地五河县);
乙二营(指挥使汤和);
乙三营(新增,指挥使王弼)
乙四营(新增,指挥使张蛋,成军后,与乙一营换防);
乙五营(新增,指挥使李松);
乙六营(新增,指挥使孙德崖);
三是新增骑二营,暂编两个骑队,总人数二百一十人,指挥使为冯国胜。
增编后,红旗营共有九个甲等营(含教卫营和骁骑营)、七个乙等营(含骑二营)、一个战训营、一个辎重营和一个战保营,仅战兵就有近七千人。
算上辅兵、补充兵和定远人马,总数近一万二千人。
这么多兵马,又细分如此多的编制,即便以石山的能力,同时指挥起来也有些滞涩。
其实,石山已经有了建立营以上编制的计划,战训营也有足够的补充兵,但苦于训练时间还是太短,现行编制尚在磨合期,大部分中高级军官也需要时间沉淀,暂时不宜再做过大调整。
二、成立绣衣营。
红旗营攻克濠州后,将士们虽然一直没闲着,但生存危机相对以前毕竟还是小了不少,各营管理水平和执行军纪的差异开始显现,这段时间已经暴露了不少问题。
队伍规模越来越大,再事事都靠石山裁决,既不现实,也容易耗损其威望,成立专门执行军纪的机构已经势在必行。
绣衣营负责监察将士日常行为和各营执行军纪情况,并对违纪将士进行判定和处罚,人员由原乙二营部分官兵转职,指挥使为周十二。
绣衣营与原历史位面锦衣卫名称相近,却是源于汉代绣衣直指,只监察军中,不刺探民间,直接对石山负责,定期汇报监察日志及违纪将士处理情况。
红旗营正处于上升期,各营都在忙着扩编和整训,就算知道绣衣营的成立,增加了一把悬在自己头上的刀,将士们的反应还算正常,并没有出现强烈抵触的情况。
经历了上次之事,周十二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不再试图融入石山元从圈子,而是以元帅“孤臣”自居,明知绣衣营职司少不了得罪同袍,也愉快接下了此任。
整军之后,便是新的大战。
各渠道打探到的消息都证实了董抟霄兵败后,周边各城均采取守势,不敢越境撩拨威势正盛的红旗营,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虚假宁静。
元廷不会给石山从容整顿兵马的时间,石山也不会被动防御,赶在过年前,发动了对怀远县的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