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问战策石傅交心(2/2)
石山倒是真想自己能神机妙算,如此便可与薛显联手,设局阴神保一把,待解决了北面的隐患,虹县便可以得以保全,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哪像现在这么被动?
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启发傅友德自己思考。
“友德以为这一战,我是赢了,还是输了?”
傅友德攻下青阳站后,就滞留站中不回虹县,除了一点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外,主要还是想请石山率大军顺汴水直下,攻取泗州。
彼时,傅友德刚率五百步骑大破泗州官军前锋,心气正高,自认统率三千大军,泗州亦可破。
结果,没等来石山,却迎来了薛显,薛部兵力更盛,装备也比“红心营”更好,理论上讲破泗州不在话下。
但大军白跑了一趟,连泗州城墙都没摸到,就因后路被断而匆匆回军。
反倒是石山统率的偏师迅速攻破五河,才给“红心营”留下了一条退路。
若没有石山调配的人马发挥关键作用,薛显再是神勇,也要死在龙王庙;若非“红心营”进军神速逼退神保,薛显就算率残部回到虹县城下,也难逃败亡之局。
论斩将夺旗悍勇无匹,傅友德对薛显甘拜下风;论把握战场态势攻敌薄弱,他自认不输于任何人;可若论料敌先机稳扎稳打,傅友德则认为石山远超同侪。
傅友德心中有傲气,原本看不上这点,但经历这半个月以来的战事,方才明白造反之事最难得的就是洞察局势稳步发展。
因为造反这场豪赌押上的是自己的脑袋,你可以冒险赢一百次,但只要输一次,就可能会赔上身家性命。
“镇抚取五河,收豪杰,驱神保,救万户,当然是赢了。”
石山却摇头,语重心长地道:
“单论战果,确实是赢了;但以虹县换没有后方的五河,战略上却是输了。友德,你若能悟透这一点,就可委以方面之任。”
“末将受教。”
傅友德摆出一副受教之态,脑子里却想着石山后半截话,他可不信石山没有后手,真要输了战略,又怎会如此自信?
“镇抚弃泗州而攻五河,是想取濠州?”
五河确实没有后方,但只要攻破濠、泗两州任何一城,就盘活了。破泗州,则可取淮安路;破濠州,则可取安丰路。
当着聪明下属不用说假话,石山点头,道:
“淮安路为盐、漕重地,对朝廷的重要性还在徐州之上,若破泗州而取淮安路,朝廷就算放弃围堵诸路义军,也要集中兵力先灭了咱们这一部。
安丰路则不然,无以上之利,自不会成为朝廷优先打击对象,且境内水道纵横,西、北两面皆有山水,便于防守,有喘息之机,才能整训兵马。
有精兵在手,待天时有变,再无论向何处出兵,都比现在这般被朝廷和徐州两面逼着不断流窜,要更加从容。”
傅友德听出了石山有脱离徐州红巾军之意,“红心营”从组建开始就有极强的离心倾向,脱离徐州是迟早的事,倒是没有太吃惊。
更令他高兴的是石山胸中真有丘壑,对继续进军淮安路还是安丰路的分析直指本质,顿有拨云见日之感,前路不再迷茫,兴奋之下,大着胆子问道:
“邵六哥前些时日带兵离队,莫非是去了安丰路?”
邵荣身为“红心营”高层军官,带兵离队这么大的事根本瞒不住人,石山也没有瞒着众将,傅友德结合石山的战略构想,推断出邵荣去向也很正常。
石山当初派邵荣到定远,确实打定了主意要鼓动郭子兴提前举事,借此吸引元廷的注意力,为本部在淮安路的进取分担一些压力。
但形势变化太快,他这头才夺下五河,薛显那头就丢了虹县,没有稳定的后方,五河孤悬,随时都会被官军围剿,已经不能继续进攻泗州,并等郭子兴起事这个变数了。
更重要的是,经历这段时间的变故后,石山的心态又有了变化。
郭子兴再是英雄,愿提前举事,也愿与他石山联手抗敌,但双方合作的紧密度,还能比薛、石两部更紧?
薛显为人虽然残暴,却还算粗直,与石山的合作也算不错。
但仍有扣押站户家小在前,丢掉虹县在后。
与郭子兴这种豪强联手,少不了理念之争,双方的协同也不会比薛、石联军更好。
这乱世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掌控大局方能操纵天下,造反大业岂能假他人之手!
不过,郭子兴若真能提前举事,分担官军围剿压力,终究不是坏事。
此事尚不是公开的时候,石山也不想傅友德失了锐气,道:
“一步闲棋而已,能不能发挥作用尚且两说。此次出兵前,我就派朴道人等人前往濠州打探虚实,待咱们返回五河,情报应该也差不多送回了。
我部兵马已足,只待返回五河,就立即整军备战,挥师西向,再破濠州,正需友德用力。”
若不是薛显横插一脚,淮安路局势又岂会败坏至此?
傅友德其实也担心石山借助外力而把事情办砸,以“红心营”当前的实力和组织度,已经不输徐州红巾任何一部。
想要濠州,自取便是,何须外人瞎掺和!
“末将敢不从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