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整编巧择时(2/2)
眼下,闻四九便对前来查验信物的两名骑兵完全没有印象,好在他在队伍中地位不低,底层将士中还是有一些人认识他的。
双方打完招呼,其中一名骑兵便转身向远处的游骑队伍打出放行的旗语。
“队率,是闻百户回来了。”
队率?
咱们的队伍不是只有牌子头、百户、副百户和副千户吗,啥时候多了个“队率”?
闻四九琢磨着这个陌生的词汇,心道自己还是看走眼了——赵将军说得没错,石山这厮真是滑头,故意将自己打发到徐州城送战利品,背后果真有大动作!
与巡哨的队率寒暄了几句,闻四九基本可以确定自己的猜测:石山故意将他这个监军支回徐州,就是趁机重新整编队伍。
徐州红巾军的管理层级简单而粗糙,说直白点,芝麻李等人就没有严格意义的“编制”概念。
比如芝麻李手下几位将军统兵多寡,便是全看个人能筹集到多少军械物资拉到多少人,而不是李元帅给他们多少编制。
再比如石山是芝麻李任命的副千户,理论上并没有自主募兵权。
但这厮抓住空子募到了兵,还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事后芝麻李和赵均用也都没有追究这个问题,还各自赏下军械,等于变相承认了石山的掌军权。
相对而言,尚未成型的红巾军也就中下层军官职务名称比较“规范”,大体上还是参照元军千户、百户、牌子头这一套。
大家都是没甚见识的大老粗,照搬官军职务体系既简单又省事,真要让他们想破脑壳独创一套,不伦不类不说,还显得很草台,让人一看就没啥吸引力。
毕竟,底层百姓就算再不清楚官军具体军制,可只要把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这几个职务摆一起,谁的官大谁的官小,谁带的兵多谁带的兵少,一目了然。
别人兴冲冲地来投靠你,你给他一个队率,这是个什么官?
比千夫长大?
还是比百夫长小?
闻四九好歹是跟随赵均用起事的“老人”,清楚军队和民壮有本质区别,任何队伍不加整训都难形成战斗力,并不反对石山整编队伍。
但他毕竟是赵均用派驻石山所部的“监军”,屁股自然偏向徐州红巾军高层,格外在意队伍整编的程序和形式。
石山一面任劳任怨用心做事,甚至曲意逢迎下套坑过自己的赵将军,一面接二连三抓住空子特立独行,这厮究竟想做啥?
尽管满脑子都是疑惑,但为了稳住暂时并未暴露反迹的石山,闻四九仍决心故意装作不知整编之事,不能见面就责问对方。
至少,也要彻底摸清石副千户的真正意图,再做打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