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老臣刘仁轨(3K)(1/2)
第165章 老臣刘仁轨(3k)
李贤憋了一路的慰问之词,忽然之间就卡在了喉咙,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刘仁轨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自己总不能上去来一句“刘公身体可还无恙”吧?
可……
能让刘建军走的那么急切,刘仁轨分明就该是气若游丝,油尽灯枯的模样,难不成刘建军搞错了?
不然的话,李贤实在想不到刘建军能有什么理由这么“诅咒”刘仁轨。
“殿下?”刘仁轨搁笔,疑惑的看着李贤。
“没,”李贤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拱手还礼,落座于客座,又道:“我只是近几日不曾见刘公去大义谷监工了,故而过来探望一番。”
闻言,刘仁轨呵呵笑道:“殿下莫非是要治老臣一个玩忽职守的罪?”
刘仁轨这话的语气带着揶揄和调侃,李贤自然不会当真,笑了笑便算揭过。
但刘仁轨又接着说道:“大义谷那边有建军统筹,他善工事,懂筹算,又能驱人心,一应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老臣这把年纪,去了也不过是站在一旁看看,反倒让他和底下的人束手束脚,还得提防着老臣这把老骨头磕着碰着。
“眼下恰逢春耕时节,各地事务繁多,耕种、祭祀、户籍核查、粮税预估,千头万绪,礼部与户部的文书都快把老夫这书房淹没了,老夫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倒让殿下撞见了。”
李贤恍然。
原来刘仁轨没来大义谷是这个原因。
于是连忙回道:“刘公说笑了,您所忙之事不过是从田间亩里上转移到了案桌方寸间,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何来偷闲之说。”
“殿下又与老臣客套了!”刘仁轨呵呵笑,目光终于看向了李贤身后沉默的王勃,道:“子安倒是鲜少来我府上。”
王勃这次才上前行礼:“勃见过刘仆射!”
刘仁轨微微颔首:“坐。”
随后目光重新回到李贤身上,随意问道:“建军呢?今日怎未随殿下同来?可是还在大义谷盯着那什么传动大轴?”
他对王勃的态度全然不似刘建军那般亲切,只是公事公办的应酬。
李贤顿了顿,斟酌着用词道:“刘建军……他家中有些急事,向我告假,回巴州探亲去了,需些时日才能回来。”
他总不好说刘建军是觉得刘仁轨快死了,所以跑去找李显借苏良嗣了。
刘仁轨听完没有起疑,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这泼赖,老夫只以为他算无遗漏,如今可算是让老夫抓到他一个错处了!”
李贤一愣,不解。
“老臣快不行了。”
刘仁轨脸上还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殿下别看老臣现在精神得紧,但老臣的身子骨老臣自己最清楚,恐怕难以熬过今春了。”
说到这儿,刘仁轨眼神里终于掠过了一丝极淡的落寞和遗憾。
“只是可惜了,老臣未能等到殿下光复我李唐江山的那一天,但老臣相信,殿下您一定能做到。”
眼前的老臣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残酷的话,让李贤忍不住动容。
急促道:“刘公……”
“殿下。”刘仁轨摇了摇头打断,面色郑重了一些,就像是在交代临终遗言:“老臣若是走了,这长安没了替殿下遮掩之人,殿下在长安的动作定会传至洛阳,所以,殿下务必找到一个接替老臣之人。
“苏良嗣是可信之人,老臣这里有一封手信,殿下若是手持此信,带着建军亲自登门,此事或可成。”
说到这儿,刘仁轨又有些遗憾,道:“只可惜庐陵王殿下被黜房州,否则,若是有庐陵王殿下出面,苏良嗣……”
这次,李贤终于没忍住,老实说道:“刘建军……就是去房州了。”
刘仁轨一愣。
随后,瞬间就想通了李贤的话,哈哈大笑,语气又露出几分无奈:“这泼赖!老夫临了了竟也没胜过他一回!”
然后又满脸欣慰的看着李贤,赞叹道:“殿下倒是一如既往的仁宅。”
显然,他也看出了李贤隐瞒他的意思。
李贤还想说些什么,但刘仁轨却摆手:“殿下不必自疚,老臣已经活了这么多年头,该是知足了。
“老臣寿数将至无妨,惟愿我大唐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李贤心里复杂,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刘仁轨坦然面对生死的豁达,以及对李唐江山的深切关怀,都让他既感动又沉重。
但刘仁轨又说:“罢了,既然建军去了房州,以他的机变和手段,老臣便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