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能量,我强得可怕(1/2)
第120章 能量,我强得可怕
上楼,下楼,也就十几分钟。
曾经的徐镇长把陈学兵送到楼下,看着那台新奥迪,眼神复杂。
“你真有两千万了?”
陈学兵拿着手里的资料对徐海乔晃了晃,笑道:“这事我跟你吹牛,不是自找麻烦么,再给我半年时间,我去把自有资金融到一个亿,你们县里的心腹大患,我给你们解决,到时候你去找县里领功,不过在此之前,你不要声张。”
徐海乔咧了咧嘴:“我还真不敢声张,说多了,到时候你办不成,书记县长得来找我麻烦。”
陈学兵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帮我盯着就行了,等我回来,再请你去芙蓉村吃鱼。”
徐海乔叹了口气,语气莫名地盯着他道:“当初你说要帮芙蓉村开发野生鱼,没想到啊,短短半年,农林渔牧真成了我的工作了,不好干啊!不过这彭水的鱼,是真好。”
陈学兵笑了一声。
“你放心,我说到做到,水泥厂一落成,咱们就开发彭水的鱼,管保送你第二份政绩。”
他的话颇为直白。
徐海乔却爽朗一笑:
“你抓紧,我期待。”
……
回程路上。
陈学兵没开车,和谭海亮二人坐在后排,不断翻看着手里的资料。
徐海乔利用个人关系,帮他打听到了茂田水泥厂和背后的茂田集团的情况。
情报搞得很细。
整个茂田水泥厂项目投资1.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3亿元,自筹资金6000多万元。
由于时间拖延,引起一系列费用增加,比如贷款利息,原计划是368万元,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了1400多万。还有设备方面,多支付了违约金、占地费,每台机器多出100万元等一系列开销,多拖出来的投资总共有3000万元。
银行不同意追加贷款,茂田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但水泥厂现在没法投产,越拖情况越不利,协调了半年,总算是欠着钱把设备先拖过来了,这个月还搞了个主体竣工的点火仪式,以表具备了投产能力,把县里的情绪压下去,更重要的是借此找银行追加一笔2700万贷款,用来落实材料,电力等,进入真正的投产。
点火当天,阵仗搞得挺大,2个小时200块钱,总共喊了36台车,又用36元钱一天请了几十个村民戴上安全帽在工地假劳动,杂七杂八的开支了十几万。
银行一看项目差不多了,正准备继续打钱,结果项目被匿名举报到了银监会,下来一查帐,发现了由于拖延时间而出现的3000万元资金缺口,于是要求业主先把缺口填平,再继续发放贷款。
茂田当然没钱去填,贷2700万,结果要让他们填3000万进去,疯了?
这事彻底拖下来了,最近茂田水泥厂整个厂子就剩了个看门的。
现在时不时还有记者来暗访,银行是肯定不可能放贷的。
徐海乔说,他们估计是在等风声过去,想等年底重新搞个仪式,再找贷款。
不过希望不大,只能等茂田集团那边的酒店周转过来。
这事03年动工,拖两年了,已经从县里的政绩变成了隐忧。
陈学兵拿着资料暗自沉思,茂田想小钱办大事,都到这个境地了,肯定不愿意放手,这个厂想从茂田手里接过来,不仅得准备一个亿以上的资金,还需要县里的鼎力支持才行,要帮自己清退茂田,还得帮自己联系一笔贷款,把对方的贷款对倒接手。
现金奶牛啊。
按照核算,年产百万吨,成本每吨120以下,如今的市场价格320左右,除开运费,每年毛利润1.8个亿以上。
当然麻烦也很多,煤炭和产品运输,电力供应,销售网络。
他相信茂田至今没有把这个厂开起来,肯定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但这个厂前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还关乎他的大战略,一定要搞到手。
不能让茂田有钱。
他想了想,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
半晌,那边响起一个热情的声音。
“陈总!别来无恙啊。”
陈学兵笑了笑,开门见山:“黄科长!又要麻烦您了!”
“哦?什么事?”
“就是这个…彭水啊,有家水泥厂,挪用银行贷款用于别处经营……”
陈学兵娓娓道来,把茂田水泥厂点火雇人假劳动的事说得有声有色。
这个故事,可比上次那个什么野人有意思得多。
只是黄科长听到“贷款1.3个亿”,咝了一声。
“陈总,这么大的规模?”
陈学兵淡笑:“车马费也不会少嘛,十万。”
黄科长那边直接沉默了。
半晌。
“…你想搞多大?”
陈学兵摇摇头:“没多大,只是你去不合适,彭水蓝书记是知道你们的,看到你们的报道就会想到我,咱不能老给人添堵嘛,你有没有认识的金融方面的报社?恐怕要多去暗访几趟,搞个连续报道,这事得帮我持续关注到年后,在此期间,让银行谨慎,对方贷不到款就行。”
对面语气轻松了许多。
“贷不到款…按你说的,他已经高负债,那好办……陈总,你现在生意都干这么大了?”
“黄科长,咱们只谈事,少知道一点,你也轻松,对不对。”
“呵呵…也对也对,晚上吃个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