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我的舰队(下)(2/2)
这年头可没什么etf指数基金,大盘是买不到的。
陈学兵淡笑:“按比例全买下来,不就是买大盘了?”
洪永强摸了摸脑门,感觉听到了什么胡话。
连于春尹也开口了:“你放什么屁?你自己都说了,1300多支股,你全买?”
这种事,前些年的股民根本不敢想,以前买股票都要在交易所排队,买什么股票要填“买入有价证券委托单”交给红马甲交易员,一次买一支。
买全股?准备排一个月队吧。
就是大户室自己操作,操作时间上也不可想象。
但现在…
陈学兵继续笑道:“我不都说了么,现在炒股用万国的「大智慧」,在家里炒,又不用排队,而且不用全买,挑权重股和白马股就行了,几十支股,差不多包含股市70%以上的市值,大盘涨,这70%自然会涨。”
权重股,基本都是中字头,超大体量。
白马股,则是前两年刚出的概念,指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
这么说,俩人觉得靠谱了一点。
洪永强啧了一声:“几十支…也多啊,你买哪些股?有的股,股价也高。”
股票是按「手」买的,一手100股,这是为了减少交易频率,一支10块的股,最低1000块起买。
几十支下来,一支买几手,也是几十万了。
“权重股股本大,股价都比较低,而且你要投资,不拿个三五百万炒,也没啥意思吧?”
陈学兵轻描淡写地说道。
洪永强看了一眼于春尹。
于春尹脸皮抽了抽:“口气大得很嘛你!见过三五百万没有?”
“洪叔,找你是来帮你挣钱的,但话要说清楚。”
陈学兵表情郑重起来,又道:
“我是打算成立一支舰队,以私募基金化运营,虽然不注册私募基金公司,但交易员,操盘手,券商席位,都要有,也要收取管理费和提成,行规价,年管费2%,利润提成20%。”
他说完顿了一下,观察俩人的表情。
俩人竟然没立即接话,好像已经适应了他的“狮子大张口”。
但洪永强毕竟不是他舅舅,没有惯着他的原由,于是他话锋一转,道:
“当然,洪叔和我第一次合作,我可以给个稳妥一些的条件,我们共担风险,你出钱,设置10%的止损线,到达这条线就强制平仓退出,损失这10%算我的,但如果赚了,利润我们平分,我舅舅给我担保。”
于春尹啪一拍桌。
“老子就晓得,叫我来肯定没好事!又是我担保?!给你那30万呢?”
陈学兵一摆手:“舅,你放心,我能让你吃亏?那30万我很快还你,就当担保费了!”
他本来也没准备找舅舅要什么钱,那30万是当时迫不得已,迟早会还的。
于春尹却斜眉瞪眼道:“算了算了,你再还我30万,我怕你下回找我要300万!”
洪永强也笑了:“小陈,你不能老坑你舅舅嘛。”
陈学兵呵呵一声:“你放心洪叔,下回我不坑我舅了,坑你。”
洪永强摸摸后脑勺。
???
于春尹已经在默默扶皮带了。
陈学兵赶紧找补:“我的意思是,这个舰队开销非常大,操盘手等于是基金经理,还有交易员和席位费,场地费,光这些每年开销都要上百万,肯定需要一大笔资金来均摊管理费,等我帮你挣了钱,你得给我介绍点朋友啥的吧?”
百万运营费,不多,甚至很低。
正常的私募基金,还需要养一大批投研岗,对预投的股票背后的公司进行筛选和深入细致的调查,而且上述这些人都属于前台(投资部),另外还有中台(风控、合规部),后台(财务行政人力)。
为什么私募动不动就是几亿募资?
因为按照普遍的2%的管理费标准,两个亿才400万管理费,要是没有做出利润提成,基础管理费也就刚刚够养活这一大帮人而已。
现在有了陈学兵的先知信息,投研岗已经可以省了,投资标的的事,他自己就可以判断。
不过眼下中国的金融行业还不算繁盛,俩人对私募都不太了解,陈学兵开口就是百万的年支出,搞得他们有点咋舌。
“你这么大的信心能盈利?”洪永强问道。
陈学兵微微一笑:“实不相瞒,我早就把办公室都租好了,方便投资人过来了解,环境还不错,咱们吃个饭,带您二位去看看?”
于春尹和洪永强对视一眼。
……
傍晚,七八点钟。
纽约纽约大厦。
于春尹和洪永强从上电梯就在惊讶。
“这是…新建的大厦吧?租成多少钱?”
“我们租的次顶大套办公室,22万左右一年。”
“给你那三十万,这儿来了?”
“呵呵,舅,你就盯着你那三十万,一会让你开开眼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