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收到你同意的声音(2/2)
远处的火势越来越小,喊杀声也跟著变小。
大家知道,平叛进入到尾声。
这些南京大营的“老爷军官”,平日里耀武扬威,凶囂得很,其实真刀真枪打起来,绣枕头一个。
不要说北边调过来的、实际血战过的新军和海军陆战队,就是按照新军制编练过的南直隶卫所兵,也能把他们打得跟狗一样。
朱由校拍了拍垛墙,“这么快就完了。
给了他们机会,不中用啊!
也好,他们这一闹,朕还省了一大笔遣散费!”
他挥了挥手,“好了,一场小风波,看完了,我们回去,继续刚才的话题,走。”
温体仁和周延儒连忙紧跟上,下城楼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今晚这一兵变,现场就得砍掉上千人的首级。
明早新帐旧帐一起算,南京一大堆的勛贵们肯定都跑不掉。
削爵都是地底下的祖宗给太祖磕头磕冒烟的好结果。
还有南京诸多世家,连同南直隶的世家,少不了又得来一轮。
造反谋逆啊!
可这些在皇上心里,確实只是一场小风波。
回到南京城的武英殿左殿。
大家坐下后,朱由校指著黄宗羲和顾炎武说:“接著刚才的话题,朕说了官、绅、民三角制衡,你们说说,该如何不这个制衡关係长久地维持下去?”
顾炎武抢先说:“提高民的权力,让他们决定官的前途。
黎民百姓,就是大明社稷,是皇上所说的三角关係的根基。而三角关係中,民最重要,而官的权力最大,学生认为,不如以民制官,以官制绅。”
朱由校问一句:“那谁来制民?”
顾炎武和黄宗羲对视一眼,民还需要制吗?
朱由校继续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多少有些道理。
百姓们的需求其实很朴实,谁给好处他们就拥护谁。
这也就意味著,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你跟他们说十年百年后的规划,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的情绪容易煽动,集体情绪化,这点可以问问冯、凌两位先生。
文化局在百姓集体情绪化方面,是有著深刻认识...
”
朱由校喝了两口茶继续说:“钱是好东西,合法挣来的钱,想怎么就怎么,可以马上带来好处。
买房子,置田地,收奴僕,纳娇妾,吃美食,有钱都可以做到。
深州、天津和上海,工商大兴,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
说白了就是钱开路。
用钱鼓励工匠和劳工们,就像前面吊著的胡萝卜,让他们不辞辛劳。
同理,钱可以收买百姓,可以煽动百姓。
民制官,官制绅,绅最后用钱控制民,那他是不是最后的贏家?”
黄宗羲和顾炎武对视一眼,好像是啊。
朱由校继续说:“钱可以做到很多东西,朕问问你们,钱做不到的是事情是什么?
合法合理的啊。”
黄宗羲和顾炎武冥思苦想,温体仁和周延儒也在想。
最后黄宗羲试探地问:“皇上,钱做不到的事是惩罚別人。”
“没错。”朱由校欣慰地说,“我是东家,你是店里的伙计,你做错事,我只能扣除你的工钱,或者开除你,但是没法打你一顿,把你关起来。
当然了,你说事实上东家掌柜可以打伙计。
朕说过了,合理合法。你有钱了,看人不爽,可以请个杀手把人给杀了。
可这合法吗?
所以说钱只能鼓励人,却不能惩罚人。但权力可以,它不仅可以奖励人,还可以惩罚人。
因为它掌握著终极武器,军队。”
一番交流辩论后,黄宗羲若有所悟道:“皇上,学生明白了。绅赚的钱越多,他收买和煽动百姓的能力就越强。
而为了制衡他,官的权力也必须加重。如此一来,民又很难制住他。”
顾炎武说:“皇上,如黄兄所言,官绅民的三角关係並不稳定,难以长久维持。”
朱由校说:“所以我们要討论,要辩论,要思考。
朕思考的结果,不能看平面,要看立体。”
“立体?”
“对,除了官绅民,朕的位置在哪里?”
从天津一直討论到南京,这么多日子,大家一直有意无意地都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
现在终於被皇上自己点出来了。
“皇上掌握军队和部分財权,作为三角形以外的一点,构成了三稜锥体,无论从哪一面看,都是三角关係...”
朱由校看向温体仁和周延儒,意味深长地说:“温先生,周先生,还有真长先生,你们听了一路,听了朕主持的大明新政体改制的討论。
这个討论以后还要继续下去,不会停止,因为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制度。
希望你们把朕的话,跟你们的亲朋好友说,大家一起参与討论..
易,我们要不断地改变,適应时代的发展,跟上它的脚步,永远站在人类文明的最前面。”
眾人终於明白了朱由校的苦心,起身拱手道:“皇上良苦用心,臣等明白,一定遵旨,宣扬圣意,招揽匯集更多的民心民意,参与其中...”
天启八年四月初五早上,天空下著蒙蒙雨。
朱由校一身冕冠祭服,在孝陵殿行完祭祀大礼,跪在蒲团上,轻声念道。
“老朱,我占了你子孙的位,也叫你一声太祖老祖宗。
今年是天启八年,我要是不穿过来,你曾曾曾孙朱由校已经凉凉了。
再过十几年,你另一位曾曾曾孙朱由检就得掛在煤山歪脖子树上。
你浴血奋战、北驱韃虏、光復中华建立的大明也凉凉了。
为了继续给大明续命,我决定改变大明国制...”
朱由校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最后说:“数十下,你要是不出声,我就当你默许了。
一...十!
好,太祖老祖宗,当你默许了,朕就正式这么开干了。
我这几年做的事,你老人家还算满意吧。
等著,后面还有更多的惊喜。”
朱由校嘣嘣磕了三个头。
“我们就这么定了啊!”
朱由校起身,转身走到孝陵殿门口,阴沉的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轰的一声巨响,震得所有人的耳朵嗡嗡响。
朱由校抬头看著天,坚定地说:“收到你同意的声音!”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