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方元的首部华语科幻大片!(2/2)
“三体游戏倒是比较简单,不过这也是需要费特效最多的地方。”
“古箏行动是个高潮,但不是整部电影的最高潮。”
“智子工程其实才是《三体1》中最核心关键的內容,也是全片最大的伏笔。”
“也正是因为智子的存在,才让人类在无法隱藏战略意图的背景下,开始构思面壁计划。”
“只是……”
方元忽然停了下来,若有所思。
所谓的“面壁计划”,看上去本质上非常荒诞。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战略计划。
充分利用了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
用看似无逻辑的行动,给三体人布下一道猜不透的思维迷局。
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也能大大消耗三体文明的资源与时间。
乃至於让地球三体组织(eto)的行动,控制在一个大致的烈度之內。
就让敌人去破壁!
无所谓!
能成功自然更好,无法成功也不亏。
並且,还可以让大眾视野,集中在面壁者身上。
大大实现了生存危机之下,文明的稳定性。
同时也给后续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存在一个大低谷时代。”
“罗辑根据资料,了解到那段时间,因为环境与资源的双重透支,地球人口大大降低。”
“无节制的工业扩张破坏了生態环境,污染加剧、耕地减少,进一步恶化了生存条件。”
“从而形成了资源短缺→爭抢资源→秩序崩溃的恶性循环。”
“直至人类意识到为了对抗三体而毁灭当下文明毫无意义时,喊出了那一句——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
“於是,整体社会思潮转向理性,开始重新平衡备战与民生,文明状况大大转好,甚至开闢了一个全新的幸福时代。”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方元不禁想到了,原著中所没说出口的真相。
或者说,这段真相,一直隱藏在表面剧情之中。
对於“大低谷”那段歷史的介绍,少之又少。
如果真要形成“反思”的话,怎么可能歷史介绍这么少?
所以,很明显是有人故意隱藏了那一段“歷史”。
因此,“大低谷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类真的在进行“无节制的工业扩张”吗?
或者说,大家只是在为应对三体文明,而进行备战呢?
“大低谷”结束后,为何这么快就恢復了过来?
还是那句话……
代价是什么?
集中资源备战,看似是一种极端化的激进策略。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
所谓的“大低谷时代”,其实是全面共產的实现呢?
军事和民生领域的发展,不仅仅没有在这个时代陷入停滯,反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整体社会生產力大幅增长!
至於在资料之中,“大低谷时代”全球人口从80亿锐减至35亿……
其实,歷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eto!”方元脑海中闪过了这个原著屡次搞事的组织。
由叶文洁发起,对人类文明失望的科学家、精英组成。
如果说,在“大低谷时代”的关键时刻,eto再次搞事,甚至借用了三体文明提供的技术。
那么,其实確实很有希望,彻底顛覆这个时代。
甚至於,直接发动“岁月史书”,修改了歷史纪录。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低谷时代”全球人口突然锐减的原因。
毕竟想要修改歷史,除了资料之外,人本身的记忆也非常重要。
老实说,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解析,有点让人不寒而慄。
或许,早在那个时候,三体文明就已经奠定了绝对的优势和胜利。
如果没有罗辑悟出“黑暗森林法则”的话……
还有第五位面壁者“章北海”做出的逃亡选择……
“嘖,真是环环相扣啊。”
“缺少了一点,都不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蹟。”
“或许,大刘老师真正想在三体中表达的,是人类文明在绝境之中永不放弃的精神。”
“无论如何,都会自己寻找到出路……”
方元彻底想明白了整个《三体》系列电影的框架。
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可以称之为“生存主义”。
当然,本质上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人类文明太过复杂。
就像书中维德说的那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或许,这才是《三体》最好的註脚。
而在整体剧本框架定好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那便是填充具体细节內容。
並且现在的话,只需要做好《三体1》的剧本就行。
於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
从跨年到春节。
方元一直都在忙碌《三体1》的剧本。
聚光灯影业那边的事,基本不会再去关注。
最多管管华星影视传媒的工作。
这让他格外的悠閒。
直至,那一则消息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