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英国人的企图(1/2)
第279章 英国人的企图
“老楚究竟何时归来?”
“曼谷稻米的徵收权,已全然被英国人垄断!”
“咱们如今再也无法收购大米了!”
“我於魏国、广东的米行皆签有契约,如今违约,日后还如何在商场立足?”
“我家的织布机已然停运,印度运来的廉价布如潮水般衝垮了市场——”
一眾华商面色凝重,恰似此刻阴沉沉的天气。
在座的华商,大多出身潮汕,且父系皆为汉人,交谈间儘是浓郁的闽南话。
宗族之情与乡土之谊,將他们凝聚在一起,而共同的利益,更使他们齐心对外。
遥想昔日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潮汕人作为主要支持者,出钱出力,在王朝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排挤了一同出力的客家人群体。
曼谷最大的米商刘世昌,坐拥数千顷良田,此刻他面色凝重地说道:“失去稻米的收购权与定价权,財富受损尚属其次,更为关键的是,咱们在权贵面前再无立足之地。无权却坐拥財富,其中后果,诸位想必都很清楚吧?”
刘家在郑信时期,便是朝中主要谋士,家族成员甚至获封公爵。虽然后来势力有所衰落,但在暹罗依旧富甲一方。
吞武里王朝覆灭,曼谷王朝兴起,拉玛一世虽有华人血统,但权力核心並未向潮汕人开放,仅是利用华人的经商才能而已。因此在暹罗,华人虽富,却无政治权力。
“可,魏国当真会出手相助吗?”此时,一位华商面露犹疑,“他们毕竟多为客家人,'
此言一出,瞬间击中眾人內心的敏感之处。
想当年郑信的吞武里王朝时期,潮汕人排挤共同助力的客家人,而后王朝被以拉玛一世为代表的本土派与军功派推翻。且不说这些旧恨,在南洋,客家人与潮汕人之间的明爭暗斗从未间断,恩怨颇深。
眾人以己度人,不禁暗自思忖,让魏国援助这群非亲非故且素有恩怨的异国华人,实非易事。
刘世昌听闻,斜睨了那华商一眼,沉声说道:“拉玛三世软弱怯懦,对洋人肆意欺凌的行径听之任之,我们已忍无可忍。此事关乎家族兴衰与华人未来,我们別无选择。
再者,即便魏国不施以援手,我们也须为將来谋求出路。倘若暹罗再难容身,魏国亦可成为我们的归宿。”
几位华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试试无妨,即便不成也无太大损失,一旦成功,那便是柳暗明。
一番商討下来,眾人仅达成一个共识:对抗洋人,刻不容缓!
就在会议即將结束之时,楚自诚一行人终於返回曼谷。
“见到魏王了吗?”
“情况如何?”
面对眾人一连串的发问,楚自诚摇了摇头,让出位置,指著身后一队精壮汉子道:“诸位,这些人是我招揽的护卫,以防万一!!”
待將这百余人妥善安置后,楚自诚才开始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