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制权(1/2)
第235章 制权
大汉臣民由廷尉署、由兰台监督,那么,谁来监督大汉天子呢?
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可以不假思索回答,上君可以!
但是,大汉八十余载,仅计高皇帝、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四帝皇太子,仅上君一人大丈夫也!
纵观古今,皇太子、王太子如斯者,亦仅上君一人也!
那么,上君之后,甚或是上君的权力,将由谁来约束呢?
难道皇权自此不受约束?
一旦如是,大汉不出百年,必将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褚大嗓音清亮,言语简洁,直指毁去灾异说的后果,如果丞相公孙弘有约束皇权的办法,那毁去灾异说或无不可,如果没有,那公孙弘就是仗年欺人了,只顾眼前,无视死后洪水滔天,古之良相,不过如此。
褚大不相信公孙弘会有比灾异说更好地约束皇权的办法,即便公孙弘有,当着上君和王公大臣的面,以臣子之谋约束皇权,又是何等的大不敬?
褚大的风采,令众朝臣侧目,董仲舒四大弟子之首,果然名不虚传。
公孙弘望着褚大,眼前似乎有些恍惚,不由得感慨道:“你和你师父一般能言善辩。”
褚大气势一泄,眼中满是愤慨,老丞相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以寿高、辈高、功高、职高……以高凌人,这未免太卑鄙了。
以大欺小,王公大臣神情非常精彩。
“我不是在欺负你,而是在陈述事实。”
公孙弘的话是一个意思,但听在其他人耳中却是另外一个意思,褚大的脸色逐渐涨红了起来。
公孙弘见状,无可奈何一笑,问道:“记得陛下与你师父那场堪称经典的策问吗?”
元光元年,天人三策,立刻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记得。”褚大回答道。
“那是汝师成名之端,符瑞说、灾异说、法先王、施德教,在汝师之前,大汉儒生从未有过如此明了的主张,汝师,为所有的儒生指明要为之努力一生的方向,然而,就在同年,满天星斗闪烁得特别厉害,仿佛都在一齐摇动,陛下找来候星者问这是什么征兆,汝可知候星者如是答?”
“不知。”
“候星者答曰:‘这预示着天下百姓要开始更加辛劳了。’”
公孙弘缓缓说道:“汝师的‘天人感应’,是想以一种学说彻底牵绊住天子,但是,那种学说应该尽善尽美,不该是粗制滥造的产物……”
褚大的脸青了下来。
被人指着鼻子骂师学是充满弊病的废物东西,没有反唇相讥,除了公孙弘说的是事实,也因公孙弘太过强大了。
“或者说,是为求私心的故意为之。”公孙弘继续道。
褚大的脸白了下来。
以臣子之身制约皇权的方法是少,但不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