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69章 危机公关(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69章 危机公关(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中东暴君 吞噬星空之焱族真神

李伟明第一时间联系大学学生会,两小时内招募了200名口齿清晰的大学生兼职。

经过培训后,奔赴屈臣氏的72家门店进行消费者劝解和引导工作。

凌佩仪则起草好《致顾客书》,陈秉文亲笔签名后,发往72家门店,要求店长即刻张贴。

与此同时,在港岛另一端的淘化大同公司总部,一场截然不同的会议正在进行。

淘化大同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以刘伟雄为首的高管们,正围着会议桌,对研发中心刚刚研制出的功能饮料样品进行品鉴。

作为港岛本地饮料的三大生产商之一,淘化大同由于同时帮七个外来品牌做代工,自身缺乏强有力的自有品牌,在港岛饮料行业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

拥有一个自有的饮料品牌是淘化大同高层做梦都想达成的愿望。

所以,在陈记功能饮料面世后,淘化大同就注意到了功能饮料这个饮料行业的新生事物。

尤其是陈秉文开展的广告轰炸以后,更是让淘化大同的高层看到了功能饮料的丰厚利润空间,更加坚定要做一款自己的功能饮料的心思。

在他们心目中,陈记毕竟是一家刚踏足饮料行业的新生企业,根本没什么底蕴,只要淘化大同出手,必然能在市场上打败陈记,独占港岛功能饮料市场份额。

于是,就有了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味道还是太甜。”

市场部经理放下试饮杯,皱着眉头,“陈记的'脉动'入口清爽,后味回甘。

我们这个甜得发腻。”

研发总监擦擦汗:“我们已经调整过三次配方了。

分降低会影响口感,而且成本”

刘伟雄打断他:“成本不是问题。

关键是能不能打垮陈记。”

说着,他拿起桌上的报表,“过去三个月,陈记的'脉动'抢走了我们绿宝橙汁15%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即期利润,更严重的是动摇了我们在即饮市场的领导地位。

陈记通过功能饮料这个新品类的成功,正在蚕食我们经营多年的渠道关系和消费者心智。

如果我们不及时反击,恐怕会失去下一代年轻消费者。

而且,再继续下去,我们年底的报表会很难看。”

众人顿时沉默。

淘化大同作为港岛老牌饮料巨头,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劲的挑战。

陈记的崛起速度令人震惊,短时间内就形成规模效应,在港岛的饮料市场占据了江山一角。

“陈记现在收购了屈臣氏。”刘伟雄继续说,“

一旦让他们整合成功,我们将面临双重打击。

一方面,屈臣氏72家门店将成为陈记产品的专属渠道,我们的产品可能被边缘化。

另一方面,陈记借助屈臣氏的零售网络,可以更快地推广新品,进一步挤压我们的市场空间。

必须趁现在他们忙于整合,内部尚未理顺之际,抓紧时间推出我们自己的功能饮料,夺回市场主动权。”

“但是专利问题.”法务顾问迟疑道,“陈记的配方已经申请专利保护。

我们必须要完全绕开。”

刘伟雄冷笑道:“那就打擦边球。

调整配方,换个名字,包装设计区别开。

就叫“劲能”吧。

重点是要快,趁陈记现在焦头烂额于整合屈臣氏,打他个措手不及。

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功能饮料这个赛道,不是陈记一家说了算。”

就在淘化大同紧锣密鼓筹备新品时,陈秉文的危机公关已经初见成效。

《致顾客书》海报张贴后,各门店店长亲自向顾客解释承诺,配合陈秉文的亲笔签名,让消费者感受到了陈记的诚意,质疑明显减少。

200名“红马甲”大学生兼职在各门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不仅发放5元“消费券”,更主动与消费者沟通,成功将抗议人群转化为消费力。

第二天下午17:30,凌佩仪在屈臣氏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收购及整合进展,回答媒体提问。

当晚黄金时段,60秒广告在tvb和丽的电视同步播出。

镜头从泛黄的屈臣氏老照片,切换到霓虹闪烁的现代门店,最后定格在陈记现代化生产线为屈臣氏产品注入新配方的画面。

“百年信赖,今由港人守护”的旁白瞬间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要知道,屈臣氏虽然有百年历史,归根结底是外国人创建的品牌,现在由港人收购并管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华资企业崛起的一个标志。

更让人动容的是85岁退休药剂师李兆棠的专访。

在《东方日报》头版,老人真诚地说:“我在屈臣氏服务了47年,见证过它的辉煌,也经历过低谷。

陈记让我看到了重振老品牌的希望,我愿意再出山培训年轻人。”

陈秉文的三板斧式的危机处理方式,没等舆论发酵,便在短短数日内便显现出惊人效果。

在措施实施后的第三天,《星岛日报》财经版头条标题悄然变成了“华资接棒百年老店,陈记展现港商智慧”。

《工商日报》更用整版篇幅报道“屈臣氏迎来新生,陈记注入创新活力”。

这两家报社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并非偶然。

李伟明按照陈秉文的指示,以“年度广告合作”的名义,分别向两家报社预付了五万港币的广告费。

这笔钱在1979年的港岛报业堪称巨款,足以让总编们重新审视报道角度。

《星岛日报》在报道中写道:“陈记食品以七千八百万港币收购屈臣氏,开创了华资企业收购英资百年老店的先例。

这不仅体现了华资企业日益强大的实力,更彰显了港岛商界的格局之变。”

文章还特别引用了陈秉文的话:“我们收购屈臣氏,不是要改变它的灵魂,而是要让它焕发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这份刊载着陈记“华资收购英资第一人”报道的《星岛日报》,此刻正在华润公司总部的会议室里传阅。

包括李国伟在内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围坐在会议桌前,认真看着报纸。

“这个陈秉文不简单啊。”一位中年男子放下报纸,“短短几天时间,不仅平息了舆论危机,还顺势把收购屈臣氏包装成华资企业的标杆案例。”

另一位年纪稍长的负责人点头道:“确实。我们之前评估港岛华资企业时,就注意到陈记的快速发展。

但没想到他们能这么快完成对屈臣氏的收购和整合,这执行力相当罕见。”

“更重要的是这个案例的象征意义。”首位发言的男子继续说,“在港岛回归过渡期,华资企业收购英资老牌企业,这个示范效应非常宝贵。

陈记开了个好头,为我们后续推动更多华资企业参与港岛经济建设提供了优秀范本。”

会议室里响起附和的议论声。

这时,坐在主位的华润总经理张建华缓缓开口:“既然陈记已经做出表率,我们应该给予更多支持。

李国伟,你一直和陈记有接触,说说你的看法。”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东京:我顺走了校花的贴身系统 八零:手握空间撩糙汉,假千金她贏麻了 华娱:塌房系顶流,又又又塌了 互相敌视的仙子们,总想让我墮落 穿书七零,换嫁高冷硬汉后被宠上天 捡了株小仙草,五个舅舅追着宠 御兽从成为开拓区领主开始 离婚后,她光芒万丈 被全网黑后,我靠种地爆红全网 错嫁后她成了第一财阀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