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王朝1627 > 第165章 孙承宗看起来不太行啊

第165章 孙承宗看起来不太行啊(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纨绔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第165章 孙承宗看起来不太行啊

秋风萧瑟,卷起尘沙,吹动着朱由检的龙袍衣角,猎猎作响。

他负手而立,面无表情,沉静的目光越过高台,落在下方一队队被叫出队列、遣散回营的兵卒身上。

鼓声沉闷,军官的唱名声此起彼伏,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却又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然而,细看就会发现……

朱由检又走神了。

他的思绪顺着小冰河期,一路飘到了科技树这里。

总而言之,大明的科技,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是实践派。

这条路简单粗暴,不问格物致知的原理,只求立竿见影的实效。

他这个文科生,理科虽差,但却记得历史课本上,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科学含量。

珍妮纺织机能有什么技术含量?

早期由铁匠敲出来的纽科门蒸汽机又有什么技术含量?

更何况他脑海里还残留着一些模糊的概念,一些零碎的名词。

烧开水,产生蒸汽,推动活塞,带动连杆……

虽然……活塞、气缸、曲柄连杆这些部件具体长什么样,他一概不知。

但无妨,试试呗,论科学理论,他还能不如一个英国工匠吗?

而大明铁匠的手艺,又难道会比欧罗巴的同行差吗?

想那么多没用,先做起来再说。

除了蒸汽机,还有燧发枪的弹簧击发结构,新式火炮的铸造工艺和口径配比……

凡是他有点印象,又不需要太高深理论支持,能让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工匠摸索出来的东西,他都要搞。

甚至,磁铁加线圈能发电,左手定律,右手定律……这些他只剩下模糊记忆的知识,也并非完全不能尝试。

发出来的电要怎么储存,怎么应用,他暂时也管不了那么多。

先弄出来,就是胜利!

让这个大明,感受一下被电击的震撼!

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工,他这个永昌皇帝,当个“总工程师”,喜欢搞点奇技淫巧,也算是一脉相承,合情合理。

他坚信,只要给够资源,给足时间,允许失败,靠着大明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总能在这条路上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火。

九年义务教育和十几年的网文生涯,往他脑子里塞了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总有一些,能在这个时代开结果。

而另一条路,则是理论派。

这是为华夏文明的长治久安,做的根本布局。

从最底层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开始,自下而上,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体系。

这条路,非一人之功可以完成,终究要依赖大明人自己的智慧。

他要做的,只是定下基调,营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氛围,剩下的,交给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大脑,让他们自己去推演,去探索。

比起从零构建理论体系的难度,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这片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土地上,巧妙地、不着痕迹地,将科学的种子播撒下去。

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整个儒学世界的群起而攻之。

借西法党的壳,走事功主义的路,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代,以徐光启为首的一批士大夫,已经开始睁眼看世界。

只是……

一想到这批人,朱由检就觉得有些如鲠在喉。

这帮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居然信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洋神?

在后世那个民族自信心最低谷的年代,基督教的传播尚且步履维艰。

在这个君臣父子、祖宗血脉大如天的时代,他们是如何抛弃祖宗,去信奉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上帝的?

“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

朱由检默念着徐光启十一年前奏疏上的这句话,眉头微皱。

徐老头,你这话是认真的吗?你可别是被传销组织给洗脑了……

想不通,那就见面再聊。

高时明已经领了他的旨意,梳理出西法党的人员名单了。

算算时间,这个月之内,南直隶的徐光启、韩霖、孙元化,陕西的王徵,浙江的李之藻等人,也该陆续抵京了。

与他们一同入京的,还有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

这个十月,京城的舞台,注定会非常有趣。

……

朱由检还在浮想联翩,思路甚至已经飘到了帝京半球实验将引起的轰动。

虽然他连具体怎么抽真空都还没想明白,但试试呗,说不定就成了呢?

“陛下。”一个沉稳的声音突然将朱由检的思绪从万里之外拉了回来。

他回过头,只见御马监掌印太监徐应元已经登上了高台,正躬身拱手,神色恭敬。

“陛下,本次淘汰兵卒两千余人,共有四百一十伍,各都分赏完毕,均已领了条文,分派京营各部去了。”

朱由检回过神,轻轻颔首,目光瞬间变得锐利,从一个胡思乱想的穿越者,切换回了那个杀伐果决的帝王。

今日他来此,可不单单是为了遣散发赏。

另一件事才是重中之重。

“你与霍维华好好配合,务必将这些人均匀散到京营各部,莫要让他们抱团。”

“另外,新的勇士筛选也要提前准备,等各路边将入京,他们麾下的精锐要能立刻补充到位。”

“遵旨。”徐应元恭声应诺,随即又补充道,“按陛下吩咐,赏酒的太监们各有记录,今日……有三十余伍摔了碗。”

不到一成么?还算可以。

若是两千多人,被这样近乎一刀切的方式淘汰,人人都默不作声地领赏走人,那这支军队才真是没了希望。

有怨气,有不甘,是好事。

这股气,先憋着便是,好好憋上两个月,京营整顿才能势如破竹。

朱由检心中满意,脸上却依旧平静无波,只是点了点头。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肃立的曹变蛟、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吴芳瑞、武继嗣六位把总。

沉吟片刻,他开口问道:

“尔等六人,谁看过戚少保的《练兵实纪》?”

话音落下,曹变蛟、周遇吉、吴芳瑞、武继嗣四人齐齐举起了手。

孙应元和黄得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尴尬,默默地低下了头。

朱由检的目光并未在他们身上过多停留,继续问道:“那孙督师的《车营叩答合编》呢?”

这一次,除了曹变蛟、周遇吉,黄得功也举起了手。

朱由检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看着眼前的将官们,问道:“那你们平日,都是以何种操典训练士卒的?”

“操典?”

六人对视一眼,显然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但很快便理解了其中含义。

操练之典章,倒也直观易懂。

孙应元最先反应过来,躬身回道:“回陛下,末将……末将是按卫所里通行的练法,入营以后,也参照了些腾骧四卫的旧制。”

吴芳瑞和武继嗣也跟着附和,说是参照腾骧四卫的旧制。

但再问这旧制源自何时,与卫所操练有何不同,他们便支支吾吾,说不明白了。

而黄得功、周遇吉、曹变蛟三人,则回答是参照了辽东军法,也参考了《练兵实纪》和《车营叩答合编》里的一些内容。但根子上,还是各自为战,并未形成统一的章法。

朱由检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穿越以来,他一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在军事操练这一块,他没有过多插手。

他只是用了一些后世的管理学知识,引入竞争,激发活力,让他们先动起来,练起来,从而在操练中选汰能人。

可跟着操练了一个月,他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明末的军队,似乎……也没他想的那么专业。

大同来的兵,箭囊里带四十支轻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太自律,主人只想躺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华娱:从拿瓦开始的顶流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退婚书给错人,大佬捧脸宠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都末法了,怎么还追着让我圆梦啊 投资失败后,天后老婆让我吃软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