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坟墓里埋葬的是谁?(2/2)
元首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经过盘点。
瓦格纳两次空降,最多在莱茵兰投送了一个团的部队。
第一批投送的部队,最多只有两个营。
而这两个营做到了什么呢?
在国防军占据了压倒性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一共击溃了六个步兵营,两个机械化步兵营与一个装甲营。
这还是在国防军有着压倒性炮兵与空军优势的情况下做到的。
甚至最后他们也没能把瓦格纳的伞兵部队给留下来,瓦格纳在他们的围追堵截之下成功撤退到了高卢。
如果来的不是瓦格纳的伞兵部队,或者乔把所有的瓦格纳都调过来,在莱茵兰与元首打一仗,会发生什么都不好说。
这让元首觉得自己必须要继续加大力度扩充部队,尤其是需要组建更多装甲部队,并且加强空军建设的同时,现在必须要开始缓和了。
不能让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应为莱茵兰血战而做出过激反应。
于是在火炬游行的火炬还没有熄灭的时候,元首就召见了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大使,向他们保证条顿无意发动战争,与瓦格纳的战斗是一场糟糕的误会。
条顿想要的只是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条顿不会有更多的领土要求,收复莱茵兰就是条顿所要求的全部,条顿不想挑战《凡尔登合约》所制定的战后秩序。
如果乔愿意的话,他愿意邀请乔来日耳曼尼亚谈一谈,就在今年举行的日耳曼尼亚奥运会上。
有了元首的承诺,伦敦方面就能够更加方便的将锅甩到乔的身上。
表示乔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执行上出了问题。
《凡尔赛合约》是让各国之间不再爆发战争,而不是挑起战争,乔这种差点引发战争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下不为例,好好反思!
面对伦敦方面的表态,此时乔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随着运输机队抵达,乔带着部队先返回了波西米亚。
短暂的休息之后,乔回到了普拉格。
在普拉格的海岸上,乔为在这次行动中阵亡的瓦格纳们举行了葬礼。
甚至为此拒绝了前往伦敦,参加乔治陛下的葬礼。
当乔治陛下的灵柩,在伦敦街头缓缓驶过时,乔亲自抬着一名瓦格纳的棺材,走进了这片位于海岸边能够眺望峡湾的宁静墓园中。
乔肩膀上扛着的棺材中躺着的是瓦格纳第二伞兵营的营长。
作为一名老兵,他曾经跟随乔参加过低地国家战役,也曾经和乔一同前往远东。
在他结婚时,是乔为他说的祝酒词,在瓦格纳被伦敦强令进行裁军时,他也是最坚定的一批支持老乔,甚至将自己在大战中获得的勋章,与自己的军官证都寄回伦敦的人之一。
而作为第一批空降部队的指挥官,在乔带着支援部队抵达之前,条顿人最后的攻势中,为了稳定防线他亲自带着突击队在前线摧毁了两辆条顿人的坦克。
直到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子弹,让这名胸前挂满了勋章的百战老兵就此倒在了莱茵兰的土地上。
在二营长的坟墓旁,躺着另外六百三十三名勇敢的伞兵。
瓦格纳的葬礼极尽哀荣,虽然伦敦与巴黎方面并没有对此公开表态,但是詹姆与温斯顿都派出了代表前来参加葬礼的同时人革联的代表与北约的高层几乎都悉数到场。
当瓦格纳们的棺材在风笛吹奏《你再也不会回来了吗?》的乐曲声,与仪仗队向天开枪的脆响声中。
人革联的代表看着感叹道“我们今天埋葬的不止是一群勇士,还有旧大陆的和平。”
在这场葬礼结束之后,乔就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没人知道老乔究竟在干什么,甚至就连过去每年稳定一部的《星球总督》电影,也没有如期上映。
反倒是条顿人用莱茵兰的胜利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用来吹嘘国防军那强悍的战斗力。
随着这部电影的上映,荷里活的制片厂,试图联系老乔。
爹!亲爹!你看看条顿人这都拍了什么东西!
你睁开眼睛看看啊!
他们这样拍片,你不得拍一部电影,狠狠打他们的脸?
然而荷里活并没有能够联络到老乔。
就好像老乔从不存在一样。
成功收复莱茵兰,也让元首的声望高涨,他现在几乎成为了全体条顿人的元首,而这种声望。
也让元首能够完成一个过去几乎所有条顿人的领袖都想要完成的壮举,推动条顿与哈布斯堡合并。
就在莱茵兰事件过去一年之后,条顿部队大举开入了哈布斯堡。
有了上次莱茵兰的经验之后,这次与哈布斯堡的合并,条顿进行的非常迅速。
以装甲部队为先导的条顿部队,如同闪电般的进入了哈布斯堡。
但是这次与莱茵兰不同,这次条顿人没有遭受任何抵抗,反而得到了当地哈布斯堡人的欢呼与鲜。
仅仅用了三天,条顿就完成了与哈布斯堡的合并。
而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人做出任何反应。
就连瓦格纳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那么过去的这一年中,乔在做什么呢?
在备战。
随着条顿控制莱茵兰,伦敦方面光速与瓦格纳切割,巴黎更是只有边境部队自发的接应自己。
乔意识到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巴黎靠不住,伦敦更是靠不住。
所以,现在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