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悬崖边缘(2/2)
这种时候需要做的就是,首先让道具组制作出精致的巢都还有战场模型,然后弄来一个方形的鱼缸,往里面加水之后,摆好摄像机的位置开始拍摄后,往鱼缸里面倒入其他有颜色的液体,就能够制造出需要的效果。
而像是乔最喜欢用的从地面向上拉的长镜头,就更好解决了,除了一开始的房间是道具布景之外,其余镜头基本上就都要靠剪辑与模型甚至是直接弄出一幅画来完成。
这种特效点子王让几乎所有和乔合作过的荷里活工作人员都感叹,天不生老乔,电影万古如长夜。
而这次,在拿到了足够的预算之后,乔准备整点更大的东西。
比如,在直升机的原型机终于成功飞起来之后,乔觉得这种载重不大的双座直升机,在军事上的价值确实有限。
最多就只能装上两挺轻机枪对地面输出火力,而这种直升机本身的飞行速度,还算不上快,并且受限于载重还没有什么装甲,基本上就是一个活靶子。
但是如果用这种直升机来进行电影拍摄,那可就舒服大了劲了,很多过去拍不到的镜头现在都能拍了。
不过随着时间来到1930年,随着大萧条的继续,乔也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到了国际局势上。
因为随着大萧条的继续,国际局势也开始恶化。
持续的大萧条重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几年之内仅仅是条顿的失业人数从三百万飙升到了一千三百万这种恐怖的规模。
这种危机让条顿的经济,甚至比当初莱茵兰危机时还要糟糕。
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乔注意到了那个正在条顿崛起的宣扬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复仇的新党派,这个党派宣扬的一切,让乔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东西。
甚至有那么几次,乔动过派出特殊任务营的成员去解决掉这个家伙的念头。
不过,乔知道,这一切的根源并不在于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而在于经济,只要大萧条还在继续,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与经济没有复苏的迹象。
那么就算自己干掉了这个家伙,还会有另一个举着相同旗帜的人出现,那个被自己干掉的家伙,则会被他们抬上圣坛成为一个不朽的象征。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远东,上一次升阳海军被文官政府架着,被迫同意了海军协议。
但是这一次,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的海军军费减少,再加上首相刚刚在伦敦又签署了继续进一步控制海军军备的《伦敦海军协议》,这名首相在火车站遭到了枪杀。
虽然凶手什么都没说,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肯定是海军下的手。
对于远东局势,乔并不算是太过关注,毕竟乔在那边并没有太多生意。
但是在这部《星球总督:胜利或死亡》上映的前一天,布尼塔尼亚首相宣布,布镑从此将会脱离金本位却着实震撼了乔。
自从上个世纪的《谷物法》废除以来,布尼塔尼亚一直都是自由贸易的压舱石。
布镑等同于黄金这件事,就好像是经典力学一般容不得半点质疑。
但是现在,为了挽回糟糕的经济,布尼塔尼亚却率先挑起了一场货币战争。
这件事几乎立刻形成了连锁反应。
世界各国开始纷纷跟进,宣布退出金本位,维持世界秩序的自由贸易再次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现在这个剧本,距离回到上一次大战前,只差了最后一步。
各国开始提高关税,用高昂的贸易壁垒彻底中断贸易,最后演变成一场残酷的大战。
作为经历过上次大战的人,乔自然嗅到了这种风险。
于是乔开始加快推进瓦格纳与北约部队的换装速度。
在前年,也就是1928年的时候,戴安的枪械厂总算是完成了对于7.2x38 mm弹药的定型。
这种子弹比过去的全威力弹要轻了四分之一,也就意味着士兵能够携带比过去多的弹药,或者是减少一些负重的体力消耗。
而随着时间来到1930年底,老乔抄来的突击步枪也基本完成了定型工作,开始投入量产。
从外观上来看,这种突击步枪十分类似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不过为了减轻重量,枪托并没有使用木头,而是采用了金属镂空的枪托。
同时护木部分也使用木头制作了一个握把,方便步兵进行持握。
原本的通用机枪项目,也在漫长的开发地狱之后,随着突击步枪项目的定型而看到了曙光。
在部分通用突击步枪的零件之后,这种新的通用机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稍微拉长增肥了一些的突击步枪。
只不过这个看起来肥了一些的家伙,能够装上一个塞了一百发子弹的大弹鼓,并且在护木处还有一个两脚架。
然后当瓦格纳开始换装这种步枪与通用机枪之后。
瓦格纳的成员们立刻就发现,他们现有的班组编制又要进行一次调整。
毕竟到目前为止,瓦格纳的步兵班组还是按照上次大战的经验,分为冲锋枪手与机枪手还有步枪手进行配合。
但是在换装了新枪之后,在无法区分冲锋枪手与步枪手的情况下,由谁来进行精确射击对远距离的高价值目标进行攻击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不过很快,这种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因为在1931年初,同样经历过开发地狱的单兵火箭发射器也终于完成了定型。
只不过与原本预想的稍微有些差别的是,由于重量问题,所以这种火箭筒并不能做到人手一个。
而是需要步兵班组中有专人负责使用,同时还需要一个副射手帮助携带弹药。
不过这种火箭筒同时也配备了两种弹药,一种是用金属射流来攻击装甲目标的高爆反坦克弹,另一种则是用来攻击工事与人员的高爆弹。
虽然射程不算太远,但是在靶场测试过之后,瓦格纳们觉得,这玩意大口径,单发,能一发带走目标,没错了,这是狙。
在轻武器开始换装的同时,那台使用了新型悬挂的通用履带载具,也进入了实验阶段。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在1929年的时候,约克的无线电实验室终于成功科研出货,搞出了一款能够上车与飞机的无线电通讯系统。
只不过由于通讯距离的问题,所以如果这些车辆想要向后方实事汇报自己的状态,并且请求炮火或者是其他支援。
他们就需要有更大的无线电发射器,但是要达到这种功率,这种发射器就稍微有点太大了。
所以在无线电与车体之间反复协调都无法搞定之后,最终还是乔提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来解决问题。
那就是专门制造一台没有战斗力,但是能够给无线电提供中继功能的通讯车,来伴随部队前进。
在不进入战场的情况下,为前线部队提供通讯支援。
同时这种无线电中继装置也能够塞到飞机上,为伞兵部队提供通讯中继。
虽然不断有新装备定型,并且瓦格纳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不过要单靠瓦格纳与北约就建立一个完整的装备体系,多少还是有些过于困难了。
不过好在,乔还有波西米亚这个忠实的客户。
由于糟糕的地缘环境,再加上内部的民族问题也让波西米亚在建国后一直以来都面临极大的内外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组建一支可靠的,能够打的赢的部队,对于波西米亚来说就十分重要。
虽然不像是普拉格那样直接成为了北约的成员国,不过波西米亚与瓦格纳的关系一直不错,同时由于经济良好和不错的工业水平。
乔在不少项目上,都与波西米亚进行了合作。
就比如y-1运输机项目,最终有一部分订单就是由波西米亚的工厂完成。
随后,波西米亚人一直寄存在乔这里的黄金,也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通过空运送回了波西米亚。
所以在地面装备基本已经定型,并且开始换装的同时乔,也在与波西米亚还有布尼塔尼亚的公司,共同进行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
当瓦格纳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换装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自然也不会停下军队建设的步伐。
就比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已经开始仿造猎犬坦克的人革联,在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时。
已经完成了替代猎犬坦克的20吨快速坦克的设计与测试,工厂已经开始准备将首批装备交付部队进行换装。
而几个坦克设计局已经开始准备完成那份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msc计划中,作为部队装甲矛头的三十吨与五十吨坦克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同时条顿在露西亚军政府的军校,也已经开上了战后条顿设计,露西亚制造的第一款坦克,专门用于装甲部队训练,以及日后可以转为侦查的一号坦克。
吸取了上次大战经验的高卢人,也在重型坦克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虽然经济萎靡,但是军工部门依旧在1930年向部队交付了b系列重型坦克的一号车。
这种重达五十六吨的玩意,有着厚实的装甲,以及《星球总督》的粉丝们狂喜的外观。
在大洋的另一头,旗的装甲兵们此时也正看着那些军械局的发明。
虽然这些玩意看起来很像是《星球总督》电影中的东西,但是这些装甲兵们总觉得这些玩意有些不太靠谱。
而同样对自己的装备有疑虑的,还有布尼塔尼亚的装甲部队。
作为上次大战中最先拥有坦克,也是战果最辉煌的部队,在大战后的这几年,他们也经历了属于自己的奇幻漂流。
在经历了无敌型多炮塔坦克的折磨之后,虽然随着部队的抗议,这一型坦克很快就成为了只在阅兵时,用来展现工业能力的大玩具。
但是在装甲委员会的主持下,在无敌型多炮塔坦克之后,布尼塔尼亚装甲部队又接连迎来了好几个重量级。
以至于现在布尼塔尼亚装甲部队中,那些最优秀的车组宁愿继续玩猎犬坦克,都不想碰那些新东西。
因为那些玩意实在是太奇怪了。
甚至作为装甲总监的塞西尔有时候都在后悔,早知道这个位置这么难坐,自己当年就应该留在瓦格纳。
至少老乔肯定不会搞出这么抽象的玩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