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债务循环(1/2)
第126章 债务循环
在老乔在北约进行军改的同时,在布尼塔尼亚,此时已经成为政界新星的詹姆也正在报纸上舌战群儒。
虽然对于老乔拍的这部《护国公》就算是詹姆也能够看得出,老哥在对伦敦方面闹情绪。
毕竟这种设定要说是不带情绪,那只要是智商高于脚脖子的人都不会信。
所以作为一个有着丰富街头经验的小子,詹姆在报纸上根本不谈这部电影本身怎么样,而是直接表示。
没错,虽然这部电影从理论上来说,是《地狱之门:巴黎》的前传,但是首先让我们抛开电影,来谈谈电影之外的事情。
你们不喜欢这部电影,肯定也不止是因为电影的设定问题对吧?
是,我哥哥老乔拍这部电影,其中肯定有闹情绪的因素,我是他弟弟我可太了解他了。
他就是那种在家里受了委屈会夺门而出的人。
现在这样已经算是他很客气了,想当年他和父亲吵架之后,整整半年家里是没有门的!
但是排除他现在已经十分克制这件事,我们来退一万步说话,在这件事上难道老乔不应该闹情绪吗?
为布尼塔尼亚立下赫赫功勋的瓦格纳就该遭受这样的对待吗?!
遭到了这种待遇,只是拍了一部电影抗议,你们都不满意,那你们想要怎么样的反应?
对于一个手里有特么差不多三个重型装甲师,一声令下他的士兵愿意和他冲到半个地球之外去战斗的将军,在为国家弄回了两百多吨黄金之后,遭到这种待遇。
仅仅只是拍了一部电影来发泄不满,你们还不乐意,那我向请问,各位还想要什么样的反应?
对于詹姆的这种说法,很多人公开站出来支持詹姆。
其中就包括了乔的老朋友温斯顿。
虽然乔拍的电影里,由于考据不清,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考证,完全就是乔在两瓶威士忌和三根雪茄,以及三个接近通宵的熬夜之后靠着一堆书籍凭借刻板印象搞出来的设定里,把温斯顿家祖宗也给圈了进去。
但是温斯顿并没有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实际上在伦敦少数反对削弱瓦格纳的人中,温斯顿就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不过这倒不是因为温斯顿与乔的关系有多好。
而是温斯顿认为,瓦格纳作为帝国对外干涉的急先锋,削弱瓦格纳就是在削弱帝国。
海军需要休养生息,但是这并不是帝国放松对外干涉的理由,尤其是在大战后的世界中,帝国更需要这么一支随时能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执行任务的精锐力量。
如果当初在南黑暗大陆战争中,帝国有瓦格纳这样的力量,他们当初的战争绝对不会打的这么丑陋。
所以温斯顿也是少数,在乔跑路时,在登船之前,乔还愿意再见一见的人。
在乔跑路,并且真的开始裁军之后,温斯顿感叹这次帝国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虽然瓦格纳中的军官回归了不少,但是温斯顿不像是那些陆军的将军们一样,对未来保持乐观。
毕竟在大战末期,帝国像是乔一样,手里握着装甲部队的军官不少。
但是能够像乔一样,踹碎条顿人的防线就像是回家一样自然的军官一个都没有。
然后,随着詹姆的崛起,温斯顿发现乔的这个弟弟很是有点意思。
对于温斯顿这种喊着金汤勺出生的贵族,他的家境与成长环境让温斯顿早早就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没有丝毫低级趣味的帝国主义者。
对于温斯顿来说,布尼塔尼亚是注定要统治世界的,任何阻碍这一理想实现的人,那都是温斯顿的私人敌人。
所以无论是南黑暗大陆战争还是大战,温斯顿都积极参与。
然后在大战之后,由于国力的衰弱,帝国内部开始出现了一种声音。
由于帝国的统治已经达到了极限,现在本土都在不断出问题,所以是时候从那些麻烦的殖民地撤退了。
像是什么南大洋,新大陆北方之类的殖民地,统统都要甩手,改成布尼塔尼亚联邦国家成员国,进行松散的间接统治。
这样能够极大地缩减统治成本,毕竟时代变了,现在殖民地不仅不赚钱,甚至有可能还要亏,所以能够甩手就尽快甩手。
这种弃地论,自然遭到了温斯顿的反对。
尤其是在翡翠岛的独立风波得以解决之后,温斯顿就更是厌恶这种思潮。
今天丢新大陆,明天丢南大洋,后天丢翡翠岛,再丢下去是不是该丢苏格兰,丢威尔士,再丢下去没得丢了,帝国就只剩下伦敦了!
温斯顿能够接受殖民地人拥有自治权,甚至能够和翡翠岛一样,在议会里拥有自己的代表席位,但是独立出去?绝对不行!
只是出于现实原因,温斯顿并没有太多的支持者,除了此时急速崛起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
虽然对于布尼塔尼亚最棒党的,国家要大力发展工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要改善工人待遇,并且联合农业公司的模式,也能够向其他殖民地推广,这些看起来就非常左的观点,温斯顿并不太感兴趣。
但是詹姆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弃地论的同时,还认为帝国现在的问题不是应该放弃那些殖民地,而是帝国的团结还不够紧密。
如果翡翠岛都能够留在帝国的体制内,那么其他的殖民地也应该留在帝国体系内,成为一个海外省或者是一个自治领,让他们的代表进入帝国的议会。
帝国要想撑过现在的艰难岁月,不应该放弃帝国大家庭的成员,而是应该让所有人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对于这种左,但是不完全左的帝国主义份子,温斯顿觉得这个小伙子非常不错。
再加上詹姆还是乔的弟弟,这就让温斯顿更加对詹姆另眼相待。
毕竟老乔已经被气跑了,现在还不把詹姆留住,以后万一真的再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要指望那些只在军校里学会了如何使用刀叉的将军来保卫帝国?
于是就算是《护国公》这部电影里,把自家祖宗也给骂了,但是温斯顿还是愿意在报纸上公开支持詹姆与乔,表示这不过是艺术表达,我们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表达权。
连温斯顿都下场了,伦敦政坛中其他的老爷们自然也都坐不住。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从一开始的讨论这部电影是不是辱布尼塔尼亚了,开始组建发展为伦敦政治势力的站队与互相撕咬。
这次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海峡对面的高卢人,在电影里看完电影感叹乔不愧是巴黎保卫者,这艺术成分高的都快要赶上埃菲尔铁塔了至于。
打开报纸还能够看海峡对面布尼塔尼亚人在报纸上互喷,让自己更加快乐一些。
由于大战在物理上消灭了内卷,所以此时的高卢人过得还算不错,不仅失业率很低,只要愿意找总能找到工作。
同时在精神上,他们也是满足的。
不仅两次守住了巴黎,这可是当年大帝都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
还夺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还在莱茵兰驻军。
这简直就是一百年来,高卢最光荣的时刻。
坐在大帝时期建造的建筑中,高卢人觉得这种荣光就像是自己所在的房子一样,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而对于这一点,北方的条顿人则有一点小小的意见。
虽然和高卢人一样,认为老乔的新电影拍的实在是太艺术了,就是服装不太好。
盔甲都碎成那样了,怎么还穿着呢?
就应该洒脱一点。
当然,和高卢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盔甲的晃动幅度与女演员身材之间的关系,能否用一个公式来进行计算不同。
条顿人觉得这剧情是写的真好啊,特么的布尼塔尼亚就是特么一群吸血鬼!
不过虽然这部电影在条顿的口碑不错,但是对于很多条顿人来说,这部电影他们只能通过海报,以及口口相传的剧情来猜测这部电影中究竟拍了什么东西。
因为此时由于条顿政府全力开动了印钞机,所以条顿的通胀也开始扶摇直上,眼看就要冲出太阳系了。
所有人都必须要在拿到工资之后,尽快消费,否则刚刚到手的工资很快就会成为废纸。
甚至五十万马克一片面包,都已经不算是新闻。
因为此时的物价已经到了即便是一个专业的数学家看了都要楞一下的程度。
一币此时在官方兑换渠道,已经能够兑换4.2万亿马克。
而对于这种情况,条顿共和政府倒是也做的干脆,直接在过去的马克面值的右上角,写上现在这张马克已经是过去同面值马克的多少次方。
如此恶性的通胀,自然是给了条顿经济重创,但是即便如此条顿政府也准备再坚持坚持。
因为在大战中破产的条顿政府,不仅欠国外的钱,同时也欠自己国民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