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部电影引发的危机(2/2)
虽然瓦格纳到现在都表现的忠心耿耿,并且是帝国对外干涉的重要力量。
能够一口气给帝国搞几百吨的黄金回来,这雪中送炭的行为,缓解了不少帝国的经济压力。
但是瓦格纳的雅典行动,也让伦敦的老爷们注意到了瓦格纳的不可控性。
他们昨天能够在老乔的命令下,登陆雅典尝试颠覆希腊政府,明天会不会在老乔的命令下,登陆伦敦来一次向伦敦进军呢?
别说这种事情没可能,在意呆利那个光头男人,就带着他的党徒,靠着向罗马进军而夺取了权力。
与那个光头,还有他的党徒相比,瓦格纳的战斗力那可强大的太多了。
所有人都认为,如果当时罗马政府,向瓦格纳发出合同,瓦格纳肯定能够将那个光头挡在前往罗马的道路上。
甚至不需要派出太多部队,可能只需要一个营就能够完成任务。
所以瓦格纳是帝国重要的力量,但是或许现在就是开始限制瓦格纳最好的机会,如果再让瓦格纳这么发展下去,那么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可真的没人知道了。
即便现在伦敦已经剥夺了乔自行发动军事行动的权力,但是这依然不能让伦敦的老爷们放心。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对瓦格纳进行限制。
毕竟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在布尼塔尼亚的声望都近乎是民族英雄的级别,在没有一个合适借口的情况下,对瓦格纳动手,无异于一种政治自杀。
光是民众的吐沫星子就足以淹没那个人。
而现在升阳人,则给伦敦的老爷们送来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至于削弱瓦格纳会不会刺激乔……
嗨,老乔这个人脾气好,著名公忠体国的老好人,他最多也就是气一段时间,为了帝国他应该会理解的。
而且就现在的世界局势,几乎不存在战争风险,所以就算是乔,也要顾全大局!
在伦敦的老爷们在究竟要不要限制瓦格纳,还在进行内部磋商的同时。
升阳人则是在尽全力推动,将限制防务承包公司写入军控条款中。
本来对于这种限制海军规模的条约,别说是签了,光是想一想就会被海军的舰队派认为是背叛国家的国贼,应该天诛。
这个条约又不签不行,虽然自称帝国,现在也能坐小孩那一桌。
但是海军这种烧钱玩意,真不是穷国能够玩得起的。
别说造船要钱了,训练船员和舰队养护方面画的钱就更是海了去了。
所以如果继续这么进行造舰竞赛,布尼塔尼亚与旗怎么样,升阳政府不知道,但是自己是肯定扛不住的。
为了让政府不至于破产,所以必须要限制舰队规模。
如果敌人也能够一起限制规模,这种好事只要智商超过脚脖子的人都不拒绝。
可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国贼被天诛,文官政府中还是有一个聪明人提出了一个让海军绝对无法拒绝的条件。
那就是瓦格纳在远东的行动,严重侵害了帝国的利益。
所以如果我们将削弱与限制瓦格纳,和军控协议绑在一起,一起谈,这样能够削弱帝国的敌人,给瓦格纳找麻烦的提议,海军他就没有理由拒绝,他拒绝,他就是倾向瓦格纳,就是国贼!
一方内部都没有下定决心,另一方则完全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再加上其中暗暗使绊子的其他与会人员。
最终到乔知道,瓦格纳集团即将遭到限制的时候,华盛顿的谈判都快要结束了。
对于这种限制海军军备,结果最后板子落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乔完全没有一点点防备。
在发现了这件事后,乔立刻去找了自己的朋友,希望再争取一下,让政府在谈判中精神点,别丢份!
无论如何,就现在温斯顿透露给乔的消息来看,如果真的签了这份协议,那瓦格纳可谓是遭受史诗级削弱。
但是无论乔找到什么关系,哪怕是关系找到了宫里,乔治陛下也表示,他们都已经尽力了,最多只能让条件变得宽松一点,瓦格纳不遭受限制是不可能了。
最终在主要国家的海军规模,遭到限制海军觉得自己仿佛是进入了一个悠长假日的时候,乔也觉得自己遭受了一次无耻的背叛。
特么的,当初大战结束我就想摸鱼,是你们求着我来干着一切!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最终我就得到这种结果?!
由于升阳人的推动,像是瓦格纳这种防务承包集团的规模遭受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对于人均拥有的重装备也遭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基本上像是瓦格纳集团现在这样,不仅有战斗部队,同时在北约还有大量文职人员的情况肯定不能继续。
那些文职人员必须被从瓦格纳中削离出去,重新成立新的公司。
随后瓦格纳的规模与编制也遭到了限制。
这几年在乔的主持下,瓦格纳的规模始终在不断扩大,现在基本也已经到了接近两个师又一个旅的规模。
同时由于乔坚定的走重装备路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现在升阳帝国陆军和乔打一仗,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
但是在军控协议中,防务公司的规模必须要严格限制在一万五千人以内,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师的规模。
同时由于对于重装备的限制,剩余的瓦格纳也不能再编组成现在这种重装甲部队。
这种限制让乔异常不满,怒斥去谈判的布尼塔尼亚代表背叛了布尼塔尼亚是在针对自己。
对于瓦格纳的限制,将会是整个20世纪布尼塔尼亚做出的最错误的判断!
面对乔的咆哮,背锅的外交部本来是不想也不敢还口的,但是由于乔骂的实在是太脏,所以在外交部还嘴,内阁帮腔之后。
这场官司甚至一路打到了乔治陛下面前。
然而即便官司一路打到了乔治陛下面前,乔治陛下也站出来安抚乔,但是此时条约都已经签了,乔此时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又特么回到了1915年被塞进新兵训练营的时候。
一怒之下乔直接辞去了陆军装甲总监与翡翠岛总督的职务,如果不是乔治陛下与温斯顿还有乔的其他朋友都站出来苦劝乔,表示这真不是我们针对你,是国际形式就是这样。
帝国现在经济不好,必须要控制军费开支。
我们知道你委屈了,要不爵位再给你提一提,封地给你放到威尔士去?
对于这种补偿,暴怒中的乔并没有说话,要不是北约这个摊子还支棱着,北约三国和自己的关系都挺不错,乔都差点想要直接解散瓦格纳,自己跑去旗当一个大地主拉倒。
虽然没有直接跑路去旗,但是乔也直接带着家人跑路去了天堂岛。
乔原本正在申请桑切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弟弟罗恩,也撤回了申请转而向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学院递去了申请。
同时瓦格纳在布尼塔尼亚本土的训练设施,也遭到了光速关停,部队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开始向海外部署。
面对这种近乎是开始自我流放举动的乔,布尼塔尼亚高层也麻了。
怎么过去的老好人乔,这次居然反应的这么激烈?
在乔离开布尼塔尼亚本土时,据说乔治陛下曾经亲自前往码头,想要劝乔留下来,结果乔居然连皇帝陛下的面子都不给,并没有登上乔治陛下搭乘的那辆胜利之车,而是头也不回的上了船。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原本如日中天的乔没有再做什么而是直接退出了政坛。
如果不是陆军部死皮赖脸的不接受乔的退伍申请,表示你敢再递交退役申请,我们就晋升你为中将,乔几乎要直接从布尼塔尼亚军界中也直接跑路。
乔这种激烈的表态,自然也在布尼塔尼亚政界引发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一套丝滑跑路,那么其他人肯定会立刻表示“谢谢啊,布尼塔尼亚不缺人,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但是乔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在这场风波发生时,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几乎是所有主要国家都向乔发来了邀请。
无论是旗还是高卢,甚至是露西亚军政府都向乔发来了邀请,表示您要是愿意来我们这,一枚元帅权杖是怎么都跑不了的。
您要是不想再带部队,那么搞点军事研究,教教学生也行,实在不行,您哪怕只是来度个假呢?
在所有国家中,唯一没有给乔发来邀请的是条顿。
不给乔发来邀请的原因,除了过去与乔有一点小摩擦与小冲突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此时正忙着和高卢就莱茵兰问题吵架的同时,庆祝乔这么一朵笼罩在条顿民族头顶的乌云终于散去。
其他国家都知道了这件事,布尼塔尼亚人自然也知道,大战的英雄与胜利象征的老乔辞职跑路了,无所不能的瓦格纳现在遭受限制,关停了本土训练设施并且开始解散了。
这特么都叫什么事?!
特么的上面的虫豸都在搞什么!?
于是不出意外的,大量的抗议再次出现在整个布尼塔尼亚,甚至被乔平定的翡翠岛,也在确认了乔居然真的辞职跑路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抗议。
这场强烈的抗议,直接导致了布尼塔尼亚从大战时期一直坚持到现在,那个撑过了大战以及战后经济危机的政府倒台。
在乔离开布尼塔尼亚一周后,代表布尼塔尼亚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布尼塔尼亚首相黯然辞职下台。
随着政府倒台,布尼塔尼亚也没有精力再去干预高卢与条顿之间的小矛盾,转而开始准备筹备大选。
而此时,作为乔的弟弟,以及布尼塔尼亚最棒党的党魁,詹姆在发现自家老哥居然有如此影响力之后。
詹姆觉得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自己很有必要站出来重整一下河山。
虽然像是首相什么的,自己可能有点太年轻了,不太合适,但是弄一个部长当当应该不是问题吧?
毕竟布尼塔尼亚也没有在校学生不能参与竞选的规矩。
在进行了严肃的分析之后,詹姆觉得虽然自己的哥哥在老家约克很有人望。
但是翡翠岛的人,是真的爱老乔,所以自己应该去翡翠岛参加选举。
翡翠岛!爷这就来了!
——————————
《华盛顿海军条约》不仅限制了间战期海军舰队的规模与舰艇规格,同时作为补充条款的《防务公司协定》则深刻的改变了间战期的政治格局。
从政治上来说,对于瓦格纳的限制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乔在发动了雅典行动之后,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都会做出相同的决定。
但是从军事上来说,在间战期乔退出布尼塔尼亚军队,对于布尼塔尼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就像是乔在议会上说的那样‘对于瓦格纳的限制,将会是整个20世纪布尼塔尼亚做出的最错误的判断!’
——————《20世纪战争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