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受邀担任数学学报编委【求月票】(2/2)
简单来说。
便是今后的论文,在自家数学期刊上发表,依靠自身在数学界的影响力带动数学学报。
要知道像霍奇猜想证明论文,这种全世界数学家都会无比关注的存在,不管发表在任何一家期刊上,都不会影响其热度和影响力。
以前徐铭初踏入数学界,需借助数学年刊,这种有着知名度的顶刊,来崭露头角争取国际奖项。
而如今连续证明两大数论猜想,被数学界称作名副其实的数论皇帝。
自身便代表权威,又岂会在意论文搁哪发表。
正如王院士刚才所讲,国内数学界想真正崛起,拿出手的学术期刊确实是必不可少。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铭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于是当即点头给出肯定回答:“我同意担任编委。”
“那实在是太好了。”王立群和陈跃民两人,听到这句话顿时眉开眼笑,整个人显得颇为激动。
旁边的田纲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毕竟只要真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眼下这些就都不是啥要紧的事了,何况数学学报若成功崛起的话,对国内数学家来说同样是好事。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两位院士又同徐铭讲了会细节,因急着回去走流程办理相关手续,饭都顾不上吃便欣喜离开。
……
“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接下来就看徐铭,能否赶在其他数学研究机构前面,证明出霍奇猜想,让咱们的数学学报成为第五大数学顶刊。”
燕园。
当王立群和陈跃民两人回到车上,离开时忍不住感叹着互相交流。
“海外机构突然对七大数学难题这么上心,想必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徐铭在数论领域的成就,让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失去权威的危机。”
“所以才想用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成果,来捍卫国际学派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放在以前的话,我做梦都不敢想象,我们的青年数学家能把他们逼到这种程度。”
陈跃民接过王立群的话,由衷附和上几句,很快脑海中又冒出来个新的担忧。
对此他并未埋藏在心底,直接开口讲出来。
“不过徐铭毕竟是擅长数论,突然选择去研究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真的能有希望解决霍奇猜想吗?”
“特别还要保证进度领先海外方面……”
王立群闻言,脸上表情同样被严肃取代,显然这也算讲出他的心里话,
但很快他的目光便无比坚定。
“徐铭是我们近代数学史上,最有天赋的数学家,并且他现在还很年轻。”
“我相信他会创造新的数学奇迹,给所有人惊喜。”
“至于我们大家,选择相信和支持就好。”
伴随这几句话讲出来,王立群突然想到什么,扭头看向杨跃民着重交代句。
“还有。”
“我们自身也必须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
“这事我亲自抓。”陈跃民郑重点头。
——
徐铭对王立群和陈跃民两位院士,并没有过多去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待哥德巴赫猜想带来的热度,逐渐在数学界平息下去变成定理后,他也总算能沉下心继续完善增强平展上同调体系。
研究关于霍奇猜想的证明过程。
另外值得一提。
除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宣布成立霍奇猜想专项课题由徐铭主持负责外,箐华方面紧跟其后也不落入下风。
甚至连金陵大学科大等高校数学系,都有教授牵头成立了类似的课题组。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更是宣布设立专项扶持基金。
摆明了要在数学学术上面,和海外打擂台。
使得国内很多网友,都仿佛被刺激到,显得很心潮澎湃通过自己的方法支持。
坚信徐铭纵使到了新的数学分支,照样能像数论那样在数学历史上留下传奇。
很快来到月底。
这天坐在自己位于镜春园的办公室,研究先前在数学家大会报告中,所提出的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
想要真正证明霍奇猜想,为代数几何与拓扑学,建立全新的连接桥梁。
首先便需完善增强平展上同调体系。
构建核心工具。
以此为翘板打开新的方向。
如果把霍奇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对比,那么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这项理论上的核心工具便相当于多尺度解析筛法。
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设x为定义在复数域c上的光滑射影代数簇,设1为一个素数……”
“可以通过motivic分解,应用到平展实现函子上。”
“构造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对象……”
……
“结果无法实现吗?”
徐铭快速在面前空白草稿纸上,书写相关公式,尝试推导构造对象。
然选择的方法,却无法实现想要的结论。
眉头微皱下,将草稿纸揉成一团,扔进旁边废纸篓。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情绪,很快便又重新动笔,不断试错寻找可行的办法。
希望能在推导过程中,碰撞出灵感。
不过他也非常清楚,想解决霍奇猜想,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
并不会因一时瓶颈,而丧失自信心,选择放弃。
到是让他比较慰藉的一点,在查阅相关资料,不断推导论证的过程中,因涉及到代数几何等理论,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面板上时不时会浮现出新的经验值信息。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12点。】
【经过……】
虽距离数学学科提升到5级,仍旧存在很远距离,却要比研究数论问题时强些。
而就在正式进入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后,当徐铭专心进行霍奇猜想的相关研究时,远在锦城的飞机设计研究所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为确保战机首飞成功,正式在国际舞台亮相,飞控系统完成优化之后,又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模拟。
最终经过总设计师杨威的拍板,决定于月中首飞。
反观无论国内网友还是海外相关势力,均不知道隐身战斗机的国际排名即将改写。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