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佝偻着腰(1/2)
第102章 佝偻着腰
“19号进来。”
听到这话,安心直接把自己的顺序号码牌递了过去,走进了试镜厅。
房门关闭,他脚踩到了十字标上,鞠躬开始自我介绍。
康健名其实在看到安心走进来的时候,就乐了。
同时眼里涌起了一丝好奇。
老刘就算了,他知道对方的脾气。遇到了好苗子,总是不吝啬提拔的。
徐凡……也能理解。
可能让赵宝钢推荐的人,他确实觉得少见。
不过他只是制片人,所以并没有开口,反倒是霍建启在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他一番后,问道:
“你表演的是哪一段?”
“故事开头,没有考上大学的儿子选择接父亲的班,回来当乡邮员。他的第一次乡邮之路开启前,戴父亲的帽子,和母亲对话那一段。”
康健名一愣。
倒不是说他多惊讶……主要是有了一个对比。
其实目前为止,最特殊的俩演员,这小孩儿就是其中一个。
而另一个,就是老霍觉得很适合“儿子”这个形象,一眼就看上了的刘晔。
刘晔符合老霍的第一印象,而这小孩儿则是四家推荐。
王晶这人,他知道。
不仅仅是陈道眀的经纪人,她和这故事的编剧思芜关系也很好。
这小孩儿参加公开试镜肯定和思芜少不了关系。
说来也是巧合,刘晔和他竟然选的是同一片段。并且俩人一个17号,一个19号,不可避免的,康健名心里就有了一个比对。
虽然还不清楚演技,可光从对试镜片段的表述中,康健名就听得出来,这个叫安心的小孩儿心思似乎比刘晔细腻一些。
当然了,这证明不了什么,但确实比对下来,是有所区别的。
霍建启呢,倒没什么表示,甚至话都与之前如出一辙:
“母亲的话有人和你对,你有一分钟准备时间。”
“好的。”
安心点点头,看了一眼摄影机的方向后,拿起了桌子上的帽子。
不过却并没着急戴,而是站到了一边。
一分钟后,随着霍建启“时间到”的声音,安心深呼吸了一口气,面容变得沉静了下来。
接着,他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画框内。
可行走的动作就让几个人露出了疑惑的模样。
要知道,半年的时间,安心的身高已经来到了一米八。
他过年的时候特地去量的。
但此时此刻一米八的个头,他却驼起了背。
可却不是天生的驼背,而是一边走,一边主动降低着自己的个头,最后面对摄影机,他才开始戴帽子。
他戴帽子的动作也很有意思,并不是直接戴上的,而是佝偻着腰,对着镜头抹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自从《还珠》拍完就开始留头发的他这会儿头发其实已经有了大概小半根手指的长度,被他用手抹了两下后,额头前的碎发就被归拢了上去,把自己的额头全露出来了后,他才正式的把帽子给戴上了。
戴上,接着似乎觉得自己的两侧头发有些不协调,用手指往帽子里塞了塞后,又把帽子用力往下一压。
接着挺直了腰,冲着霍建启那边的方向喊了一声:
“妈,你看我戴上合适么?”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故意把腰挺的老直,冲着众人露出了一口小白牙。
抛开那个道具帽子不谈,只是这一个笑容,就把那种具备活力、干净、爽朗的笑容给体现了出来。
犹如这春日的一抹阳光。
这小孩儿的牙……挺白啊。
康健名不自觉的就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看着电视暗暗点头。
“笑容也很有亲和力。”
这时,旁白声响起:
“这帽子你爸没戴过几次,乡邮员太苦,穿制服走不了山路,你说你当个农民,或者去城里当个工人……”
“妈。”
安心笑容一收,恰到好处露出了一抹无语:
“你不懂。”
可说完后,他却忽然一顿。
把探出去的身子又收了回来,重新佝偻起了腰,再次对着镜子开始整理起了帽子和发型。
眼神盯着摄影机,如同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他说道:
“乡邮员可是国家干部,我接班,和进城打工可不一样……咱家啊,必须得有个国家干部。”
他的语气顿挫之意很明显。
“妈”是一个顿挫,“你不懂”是另一个顿挫。
而这两个顿挫连在一起,就给在场之人一种很奇怪的熟悉感。
或者说画面感。
那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面对老人的谆谆教诲却觉得唠叨的一丝不耐烦。
但这种不耐烦还谈不上对母亲不尊重,只是强调了反驳,随后用接下来的话解释起了自己的观点。
乡邮员是干部。
和进城打工的人不一样。
说这话时,他语气甚至还有些轻蔑。
而最后一句“咱家必须有个国家干部”的时候,搭配他那恰到好处的整理帽子,以及露出来的笑容,那股带着几分得意的感觉,扑面而来。
“……”
“……”
在几个人的沉默中,安心脸上的表情缓缓收敛。
“我的表演完了。”
霍建启微微点头,回忆着刚才自己看到的一些细节……
“你为什么要佝偻着腰?”
“因为镜子不够高。”
安心的声音很平稳:
“原著里和剧本中,有一幕是儿子背着父亲过河。在剧本里虽然对父子俩的身高没有描写,但在原著里说过,父亲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儿子,父亲默默的流泪。所以,无论儿子的身高多少,父亲的个头一定不会高。而家里的镜子也不会调整到适合儿子的身高,而一定是儿子配合父母用镜子的习惯。所以,要佝偻着腰,他才能照到镜子。”
“……”
“……”
“并且,我之所以要整理头发,是因为帽子并不合适。那是父亲的帽子,父亲身材矮小,尺寸一定不适合我。所以我要不停的整理头发,让帽子变得更好看一些,幻想着当我真正穿上这套乡邮员的衣服到底有多精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