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孙传庭归京(2/2)
赶来迎待的內廷小太监再次提醒道:“孙大人,皇爷这几日龙体抱恙,恐怕这几日都不能召见了,只是皇爷早已吩咐,將大人的妻女一併接来,与大人相见。”
“多谢公公提点。”
孙传庭回了一句,並不多加客套寒暄,令小太监面色一僵,但仅仅是一瞬间的事,他很快就恢復如常,继续带路。
皇帝受了一场风寒之后,算是落了病根,根据太医院里传出来的说法,是指皇帝的那回御驾亲征漠北草原时,吹了胡风,吃了蛮北的冷雨,积压在身,等到了现在被政务缠身,这才熬不住隱疾,给病倒了。
此事震盪神州,绝非小事而已,孙传庭在西域攻打波斯时就得知皇帝患了风寒,等他回到京师,两三个月时间过去了,皇帝依旧身体抱恙,並不能上朝。
没有皇帝处理朝政,所有政务都交给了內阁大学士们以及太子朱慈娘的手里,好在皇帝早先就有过政务意外如何处置的几套方案,配合著大明朝过去的各种旧例,权利暂时交割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当然,皇权在这样的方式运作下,与正常情况下的朝廷区別还是有的。
有的事皇帝可以做,而太子不可。
比方说战爭。
缅甸生了乱事,大明虽然立即派了当地官兵参与,提前护住了缅甸王平达力,但混乱的地方战乱依旧需要兵部为此劳神。
平时要是皇帝处理此事,商议不多时就会有结果,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旨意办事即可,而现在—
大明朝的內阁官员们,现在人数毕竟是太多了,分作好几个派系,额外还有皇商所在的商会,也有诸多意见不同的势力存在。
平民百姓可能只知道现在是圣君当道,天下安定,是人人都能混口饱饭吃的盛世,而当官的以及那些与国同休的勛贵们心里头门清。
现在的大明王朝,並不是太子能够轻易把持住的庞然大物,这里头的每一个决策,就是一个巨大的权力漩涡,皇帝在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崇禎帝有足够的权威和手段,能够震群臣,而太子並未有这方面的经验。
在处置缅甸国事务时,太子犹豫不决,在是否要出兵討逆、扶正纠错的问题上,几次不敢决定下来,甚至去皇帝的病榻前求问怎么结果此事。
孙传庭作为久经沙场的总督,也是当了二十多年的大明朝顶上封疆,自是知道大明朝並不如表面上那么平静。
眼下没有压制群臣的人在,太子对於明藩体系內的纷爭如不能处置周到,恐怕不止是明藩诸国会对大明朝的统治不满,就连各种派系纷杂的群臣,都会开始趁机分化,现在较为虚弱的皇权。
骏马的铁蹄子践踏在方正的石板上,周遭的平民百姓连忙从宽的大道上让到两侧,一边早已有官老爷在吆五喝六地喝令退避了,一边看著孙传庭的顶戴官袍,也是不敢多耽搁。
京师比孙传庭上一次离开时,人要密集一些,孙传庭心中哪怕寻思的东西很多,也依旧展开笑顏。
他与身边跟著的十来个家丁和参將对著繁华的街巷交谈,在这些在疆场上待久的將佐脸上,露出真实的笑容,不由得让孙传庭面露欣慰之色。
刚刚到了皇帝赐下的宅院前头,看到御笔金漆的孙府牌匾,以及高大华贵的府门两端,立看两尊明显宫中手艺的玉白狮子,孙传庭没有第一时间下马,而是瞩目仰视两端的文字,看字跡应该也是皇帝御笔亲书题写的。
“总督奉詔归京,也该享受享受太平日子了,感念陛下圣恩,念著总督。”
一员参將眼中有泪光,不知道是与孙传庭感同身受,还是为自己终於能到一趟天子脚下,感到激动流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