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吃硬不吃软(2/2)
刷完牙,彭刚漱了漱,接过程岭南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嘴巴:“先晾他一会儿。”
彭刚不打算现在接见马地臣,也不打算亲自出面接见马地臣。
晾了马地臣好一阵,彭刚这才对彭毅交代了一番,让彭毅代为出面接见马地臣。
如彭刚所料,马地臣确实担心彭刚宁可损失三千两白银的定金,也要放弃这笔订单,转而找荷兰人购买古塔胶。
湖湘江西的水网密度很高,要铺设的水下电缆不是一段两段,彭刚对古塔胶的需求量很大。
彭刚和怡和洋行签订的首批古塔胶订单总价值就高达六万两白银,而且还是溢价采购,利润丰厚,比起订单的总价值,三千两白银不算什么。
更何况以彭刚目前大有将电报线路架设向治下的每个主要城市的架势,往后对古塔胶的需求只多不少。
荷兰人生产的古塔胶质量虽然不如英吉利生产的古塔胶,可内河水下电缆的要求没有海底电缆那么苛刻。
彭刚若真要凑合用荷兰古塔胶,也不是不行。
以彭刚去年处理性骚扰的英印土兵的强硬态度来看,这种事情彭刚肯定做的出来。
马地臣确实担心彭刚一怒之下真的找荷兰人买胶。
只是令马地臣倍感费解的是,彭刚是怎么知道荷兰人手里也有古塔胶的?汉口又没荷兰人。
至于会不会是和彭刚关系比较好的法兰西佬和美利坚佬将荷兰人也有古塔胶的事情泄露给彭刚的。
马地臣觉得可能性不大,法美两国也正在大量铺设电报线路,尤其是美利坚,对古塔胶的需求量也很大。
他们两国的古塔胶也仰赖从英吉利进口,受制于英吉利,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多嘴。
等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见终于有人来到北王府大殿接见他,马地臣赶忙上前相迎。
待走近,发现出来迎接他的是彭毅,而不是彭刚本人,马地臣心下有些不悦。
不过马地臣也没有将心中的不悦表露出来,写在脸上,还是脱下头顶上的海狸皮礼帽,向彭毅鞠躬致意。
“见过国宗阁下。”
“坐吧。”彭毅面无表情地指了指一旁的空位,淡淡地说道。
彭毅实在不理解这些洋人的脑回路,大热天地还戴那么厚的皮帽。
虽说马地臣有些秃顶,需要戴帽子遮丑,可也没必要戴这么厚的帽子。
更何况彭毅见过的英吉利人,就没见几个不谢顶的。
不谢顶的那几个英吉利佬,头发浓密得不像话,极有可能还是戴的是假发,实际上也是秃顶。
“近几年欧洲和美洲对古塔胶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古塔胶只能从东南亚特定地区的树木中获取,且采集低效,供应增长远远跟不上需求。
古塔胶商人又囤积居奇,炒作价格,以致市场上一胶难求。不是我们迟迟不愿意交货,而是产量确实极为有限,还望国宗阁下代我向北王殿下转达我们的难处,宽限我们一些时间,不要取消订单。
订单如果取消,不仅我们怡和洋行有损失,你们也会损失定金。”
马地臣一上来便向彭毅大倒苦水,希望能够宽限一些时间,不要取消订单。
“如此说来,马地臣先生也是囤积居奇,炒作古塔胶价格的贵国奸商中的一员了?”彭毅冷笑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
“还是说,马地臣先生觉得这三千两白银的定金对我们很重要,可以以此随意拿捏我们?”
“国宗阁下说笑了,我是诚实守信的商人,不做这种不道德的事情。”马地臣说道。
“荷兰人的古塔胶质量差,阁下如果现在转而向荷兰人购买古塔胶,不仅要损失定金,还要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到手的古塔胶质量还差,连我都替阁下感到不值。”
“值不值还轮不到你们来评头论足。”彭毅皱着眉头说道。
“多说无益,即使古塔胶产量有限,也不应该整整十个月的时间一磅古塔胶都未能交付,这就是你们做生意的诚意?”
“阁下听我解释,我们怡和洋行”马地臣忙道。
“够了!”彭毅毫不客气地抬手打断了马地臣的狡辩。
“我会向殿下为你们争取最后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内如果再见不到一磅胶,订单作废,来人,送客!”
“我以上帝之名保证,会尽量为阁下紧急筹措一批古塔胶,不过数量无法保证。”马地臣起身,朝彭毅微微欠身鞠躬,戴上礼帽,一言不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送走马地臣,彭毅来到西花厅向正在西花厅内处理政务的彭刚汇报情况:“洋人真是贱呐,都是一群吃硬不吃软的主,好声好气说话听不进去,非得拉下脸。”
“这么说,马地臣服软了?”彭刚放下手中的公文问道。
“那厮向天父起誓,说会紧急筹措些古塔胶,至于到底能不能在三个月之内搞来一批古塔胶,只有天父知道了。”彭毅并不对马地臣抱太大的期望。
“三哥,这荷兰商贾咱们还联络吗?”
“联络,为何不联络?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彭刚说道。
“唐正才不是在天京吗?让他到上海走一遭,看看能不能联络上荷兰人,上海若联络不上,不妨派人到广州试试。
如果能打通荷兰人的古塔胶购买渠道,马地臣这些英吉利洋商也不敢这么吊着咱们。”
六月初,襄阳城。
湖北团练大臣罗绕典的衙署内,气氛比酷暑的天气还要闷热难当。
安陆府全境失守的消息已经传到的襄阳城,襄阳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
就连罗绕典都有些手足无措。
期初,襄樊两地的清军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短毛只取安陆府、荆门州,不会进一步北山襄樊。
昨日短毛大军攻占襄阳府东南的流水沟,正继续朝着襄樊西南宜城县继续进军,彻底粉碎了襄樊清军的最后一丝幻想。
短毛所图的,绝不仅仅只是荆门、安陆一州一府之地。
宜城距离襄阳城不足百里之遥,短毛大军打到襄阳城下,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了。
令罗绕典,鲍起豹感到异常气愤的是,前线的清军兵勇不战而溃,陆续溃逃回襄樊就算了,至今连北上襄樊的短毛具体有多少兵力都说不清楚。
有说五六万的,有说七八万,有说十万的,连说百万大军的都有,令罗绕典和鲍起豹哭笑不得。
百万大军?莫要说湖湘的短毛,哪怕是连同江宁匪巢的长毛算在内,发逆也凑不出百万大军。
发逆若真能凑齐百万大军,这江山,早就易主了。
至于五六万,七八万这些较为保守,看似符合实际的数字,罗绕典觉得也不可信。
短毛如果能抽调出五六万大军征襄樊,不致到了今天都对长沙监防而不攻。
真正能北上襄樊的短毛兵,罗绕典估计能有个两三万。
然而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短毛,即使是两三万短毛,以襄、郧二府当前的状况,恐怕也难以应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