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龙场悟道(2/2)
“先生,你怎么知道这里的?”苏泰忍不住问道。自打动身,王守仁就没犹豫过方向,显然已经来过一次了。
“是那苗人头领莽轱辘告诉我的,我之前来看过一次,果然很不错。”王守仁在语言方面也是个天才,这才两三个月,就已经能跟苗人交流了。
“到了,就是这儿。”说话间,他领着三人来到一面青灰色的山崖前。
崖前空旷平整,彷佛天然的庭院。崖壁上爬满翠绿的藤萝,仿佛卷帘一般。
王守仁走上前,伸手拨开垂落的藤蔓,一个两人多高的洞口便露了出来。
“进来看看。”王守仁率先迈步,三人紧随其后。
洞内比预想中宽敞,比一间堂屋还大,而且洞口朝阳,光线透过藤萝照进来,把洞内照得亮堂堂的,不像一般山洞那样幽暗。
苏录伸手摸了摸身旁的石壁,触手冰凉干爽,没有想象中的潮湿,不禁赞道:“确实是个清修的好地方啊。”
“这里跟我六年前,在故乡余姚隐居的阳明洞,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这般清寂自在,倒像天留着给人安身的。”王守仁捻须笑道:“便叫它‘阳明小洞天’吧!”
苏录两人正说着话,入内探查的苏泰道:“先生秋哥儿进来看一看。”
两人循声走过去,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外洞,内里还另有玄机。
内洞不光要小一些,暗一些,还并排摆着两具……石棺材。
苏录往下拉了拉袖子,问道:“老师故乡的阳明洞里,也有这玩意儿吗?”
“当然没有。”王守仁苦笑着摇摇头,上前一看,见两具石棺并没有盖子,内里也空空如也。
他仔细检查一番,笑道:“没人用过,正好给咱俩当床使!”
“非要这么狂野吗?”苏录并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这叫向死而生!坐死关就要有坐死关的样子。”王守仁却兴致勃勃道:“再说你可是要考进士当官的,怎么能见棺而退呢?”
“……”苏录不禁苦笑道:“我都快忘了自己还要考科举了……”
这段时间天天陪着王守仁悟道,他连学业都丢下了。
“放心,只要咱们把大道悟出来,考个举人那还不跟吃饭喝水似的。”王守仁安慰他道:“为师十八岁以后就专心当圣贤,不也没耽误考进士。”
“所以你第三回时才考上。”苏录忍不住吐槽道。
“那不是因为我没悟出来吗?悟出来一回就考上了!”王守仁揽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拜我为师,就得按我的法子来,相信为师没错的!”
“唉,好吧……”苏录无奈点头,拜了这么个不靠谱的老师,也不知道会不会把自己带沟里去。
会不会带沟里不知道,反正已经带到棺材里了……
~~
当天晚上师徒俩就当真睡在了石棺中。别说,睡得还挺安稳,并没有阿飘嫌他们占了自己的床之类……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便在这清幽的阳明小洞天中,日以继夜辩论思考,共同参悟起大道来……
“首先,根据之前连番讨论的结果,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共识。”苏录躺在他的石棺里道。
“很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总合天地万物的大的一理’。”
“嗯。物理和心意的区别,就说明这两者很难被一个统一的道理解释。”另一个石棺里的王守仁道。
两人用这种方式来忘掉自己的身份和顾虑,放下所有的杂念,让自己只剩下最纯粹的思想。
“即是说大道并非是唯一的,也不能奢望悟出一个道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苏录又道。
这个前提非常的重要,可以避免很多无意义的争论,让两人的理论可以共存,这样才能谈得上共参……
“如果不是唯一,那就不配称大道,但也有可能大道并不存在。我们求其上得其中,也是可以的。”王守仁道。
“再好的大道也终有磨灭的时候。君不见诸子百家,如今只剩儒术。哪怕孔子的儒家,也会有被人弃之如敝履的一天。”苏录却很看得开道:“所以老师不必强求。”
“嗯。”王守仁赞同道:“只要‘于世有补’,中道也是极好的。”
“那我们就正式开始石棺悟道吧!”他又笑道。
“还是叫龙场悟道好听点儿……”苏录坚持道。
“好吧,听你的,那就叫龙场悟道!”王守仁从善如流道。
ps.第三章还是剩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