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距离真理又近了一步(2/2)
苏泰带人在附近山中挖出红色黏土,用竹筐挑回来,先把土块里的石子挑干净,再挑溪水来和泥,然后便光着脚在泥里踩。
苏录和王守仁看了,也兴致勃勃加入进来,一群大男人便噗嗤噗嗤踩起了泥巴,腿上身上全是泥。
“夏哥儿,不嫌弃的话,我给你起个字吧?”王守仁一边踩泥巴,一边对苏泰道。
“那感情好!俺早就想跟春哥儿秋哥儿一样,有个字了!”苏泰闻言大喜。
“二哥能得我老师赐字,够你吹一辈子的,将来还能写进家谱里。”苏录大为羡慕道。
“好,那我就为你授字‘安之’吧。”王守仁便笑道。
“嗯嗯!”苏泰高兴地扑通跪在泥巴里,使劲给王守仁磕头道:“苏泰苏安之谢先生赐字!”
“快起来。别听你老弟瞎说,我现在只是个小小的驿丞……”王守仁把苏泰拉起来,却见他已经沾了一脸的泥巴,众人不禁大笑起来。
苏泰便抬手抹了苏录和个罗罗武士一脸。这下像按动了开关似的,一众汉子互相抹泥巴打闹起来,就连王守仁都没逃过,最后所有人全都成了泥猴子,彻底分不清谁是谁……
疯够了,众人才将踩成面团的泥巴塞进木模子里,扣出一块块砖坯码在坡上晒。
可等他们到山溪里洗了澡,回来换上干净衣服去看时,却发现砖坯已经被正午猛烈的日头晒出了细纹。
苏泰拿起一块砖坯,想要救一救,结果稍微用力就碎成了好几块。叹气道:“头回晒坯没经验,应该阴干才对……”
“不是,哥你没烧过砖?”苏录这才发现,自家‘懂哥’竟然不懂烧砖。
“俺也不是啥都干过,只是看人家烧过砖。”苏泰不好意思道。
“安之不要紧,慢慢试着来,反正咱们有的是工夫。”王守仁笑着安慰苏泰两句,又对苏录道:“弘之,你不是说‘假说演绎法’非但可以用来做学问,也可以指导实践吗?不妨演示一下。”
“老师考我?”苏录自信一笑道:“当然没问题了。如果我能用这个方法成功烧出砖来,是不是可以说明,这方法离着真理又近了一步?”
“是这样的。”王守仁笑着点点头。
“好,那弟子就献丑了。”苏录说着拿起一块砖坯道:“第一步,提出问题——砖坯为何一晒就裂?”
“第二步,猜想原因。”苏录略一寻思道:“目前我能想到三个原因,要么是日头太毒,坯子里外干得不一样;要么是和泥时水加少了,泥太干,晒的时候一缩就裂。”
“还有种可能,是黏土不合适。”顿一下他接着道:“但这种可能最难验证,所以我们放在最后,如果证明是前两种可能,就不用白费功夫了。”
“不错。”王守仁点头道:“如果前两种可能都排除,那就很可能是黏土不合适,我们就得去别处另寻黏土了。”
“那我们就先验证前两种可能。”苏录给出实验方案道:
“咱们先重新制作砖坯,一组按之前的水量和泥,一组多添一成水,一组多添两成水,全都制作成胚子,一半阴干,一半晒干,看看结果就知道原因了。”
“好。”苏泰听得有点晕,但是照办没问题。于是带着罗罗武士重新和泥巴,按苏录的要求做了三十块砖,一半放在太阳底下,一半用草席子遮住阴干。
第二天下午众人看结果,发现表现最好的,是多加一成水并阴干的……五块砖坯都完好无损,没有一丝裂缝。
而其它的砖坯,要么还是有裂,要么就已经变形了……
“所以既是因为太阳晒,也是水加少了。”苏录便得出结论道:“应该多加一成水,用阴干的方式晒坯!”
于是苏泰便带人依言重制了砖坯,这回状态果然都很完美。
等砖坯晒透,苏泰又夯土垒了个小圆窑,烟囱留得窄窄的。头一窑烧了三天,扒开窑门时,砖全是暗红色。
王守仁一看颜色就知道有问题,拿起来果然一掰就碎,他捻着碎渣道:“土没烧透,性子没改过来。”
苏录又出马,分析问题,提出猜想……经过分析,他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烟道窄了,柴薪又添得急,烟在窑里堵着散不出去。
于是第二回把烟囱加宽,柴慢慢添,这回窑火果然烧得稳了。
可最后一步浇水转青时,却又吃不准了……结果有的地方浇多了,砖上积了黑斑;有的浇少了,还是泛着红。
直到第三回,他们绕着窑顶慢慢淋水,让潮气顺着窑缝渗进去,扒开窑门时,终于见着青灰色的砖。
王守仁拿起两块互相磕了磕,都只掉了点渣,大体完好无损,他笑着对苏泰道:“安之,这回,土才算真的‘服’了。”
又对苏录道:“弘之,你的假说演绎法,又向真理近了一步!”
ps.先发后改,求月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