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入学(2/2)
十位新秀才又奉上了束脩六礼,其中肉干者,表学子铭师恩于怀,芹菜者,寓业精于勤之理;莲子者,祈先生施苦心教诲;红枣者,祷学子早登科第;红豆者,冀鸿运常伴其身;桂圆者,愿学业功德圆满。
这是古礼,哪怕清廉如海教谕也不会拒绝。
收下拜师礼后,他便正色对众位新生员训话道:“今尔等得列官学,承圣朝教化,求修身治学之正途,有几条规矩需得牢记!”
“学生恭听先生训示!”新生员们忙作洗耳恭听状。
“其一,当敬师道。教谕、训导为尔等授经义,正文体,若不敬师,不听训,纵有天资亦难成器。”
“其二,当勤学业。每日功课不可懈怠,月考季考绝不留情!”顿一下,他声色俱厉道:
“县学非养惰之地,连续两次季考不合格者,黜退!且无复入之理!”
“其三,当守规矩。除了县学学规外,还要牢记《卧碑文》祖训——不得妄议朝政、不得包揽颂词、不得交结闲杂!”
“尔等着儒衫,居庠序,言行当合圣贤之教,若有逾矩者,轻则罚抄经卷,重则革去生员身份,勿谓言之不预!”海教谕最后断喝道。
“是,学生谨记教诲!”十位新生员忙恭声应下。
“这些话是生员入学时必须要说的。”海教谕又放缓语气,看看手下训导等学官道:“但圣人有训,因材施教。这十位新生员是我们县学从没有过的绩优生,培养方式自当不同。”
“是。”训导等人深以为然,当海教谕告诉他们,包括小三元在内的今科前十名,全都选择了合江县学,他们还以为海教谕在开玩笑呢。
秀才们从来都是优先选择州学,甚至那些可在县学食廪的尖子生,宁肯落为增广生,也要留在州学。
怎么可能前十名一股脑都来到了县学,海教谕给他们下了降头不成?
但现在,十位泸州的顶尖学子就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受宠若惊之余,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教!
“经过这一个月的深思熟虑,本官决定对他们十人实行小班授课,不要去明伦堂跟那帮家伙搅在一起。”海教谕又宣布道。
“应该的,大人的决定完全正确!”训导等人纷纷点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能让那帮不思进取的家伙,把这些好苗子带歪了。”
那位姓何的训导向苏录等人解释道:“你们之前的那些学长,大都举业无望,他们来念书,一是为了维持秀才的功名,二是为了捱贡,三是为了熬个终身的秀才资格……毋庸讳言,他们大都锐气已丧,得过且过,如何鞭策都无法让他们奋进了。”
“是……”海瀚苦闷地点点头,他想尽了办法都收效甚微,实在是担心这些年轻人会沾染上明伦堂那种沉沉暮气,就太对不起他们的信任了。
他接着实话实说道:“其实以你们的水平,我们教不了。当然州里也一样教不了,所以你们只能以自学为主,我们提供一切便利和支持。”
“……”何训导等人不禁面红耳赤,心道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非说这么直白干啥?
“当然,县学里该教的东西,比如诏诰表判、策论时务,我们还是会认真教的,你们也得好好学,这都是未来乡试中要考的。”海瀚最后嘱咐道。
“是。”众秀才再次恭声应下。
“好,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看看教室。”海瀚说着站起身,领着十个宝贝疙瘩,来到与教谕署一墙之隔的一处修竹白墙、铺了地砖的院落中。
“这里是预备给提学大人案临时所用。”海瀚有些酸涩地向十人介绍道:“不过县学建成以来,还没有提学大人案临过。”
“这很正常,四川太大了,提学大人根本没时间下县视察。”邓登瀛忙安慰海教谕。这是在鹤山书院落下的毛病,看不得老师郁郁……
“是啊,明明提学大人从来不来,这房子却修缮得最勤,状况最好。”海瀚推开正房的门,里头已经被他改造成了窗明几净的教室,整齐摆放着十套崭新的桌椅。
“总是闲着太浪费了,这里就是你们的教室了。”
“多谢教谕大人厚爱!我等定不会令先生失望!”新秀才们感受到海教谕的重视,自然也会报以尊重。
“这点我从来不担心。”海教谕道:“你们肯定都是以明年的乡试为目标,无须扬鞭自奋蹄,我只需要给你们最好的学习环境即可。”
“多谢先生……”众生员再次道谢,都觉得海教谕太通情达理了。
“好了,你们不妨讨论一下,往后想怎么学。商量出个章程来,县学会全力配合的。”海教谕说着走出讲堂,回头道:“弘之,你出来一下。”
“是,先生。”苏录应一声,跟着海瀚来到院中。
离开了众人的视线,海瀚便恭声问道:“学生这安排,小苏先生可还满意?”
“非常满意。”苏录点点头,不好意思道:“当初咱们是开玩笑的,教谕大人别一口一个先生了。”
“师道尊严岂能儿戏?”海瀚却坚持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学生是不会改变的!”
“……”苏录也知道海瀚是个驴脾气,无奈道:“那咱们就做一对共轭师生吧。”
“正当如此。”海瀚高兴道:“人人可为师,人人可为弟子,这才是圣人本意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