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红宝石基地(1w)(1/2)
第397章 红宝石基地(1w)
次日,码头区域的场地平整工作宣告结束,主要道路和码头通道也铺设完成o
大量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抵现场。繫船柱和大型吊装架的基础结构,也破土动工。
港务中心的主体建筑轮廓已然清晰,紧接著,建设团队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货物堆场、大型仓库以及配套生活区的建设步伐。
在外海选定的礁盘上,贝安琪在紫堇的魔法帮助下,竖立起灯塔的基座。隨后,一群亡灵法师开始运输开凿好的巨大石材,如同搭积木般,一层层地向上堆叠塔身。
苏冥巡视了一周,返回三色董號,调集素材,开始执行设备的传送。
首先是供电相关。动力核心依然选用了对燃料品质要求最低的蒸汽锅炉,和配套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这一套,苏冥和轮机组的成员,已经相当熟悉了。
布置它们的同时,电工也在周边铺设连接各个用电节点的电缆。他们採用了最传统的方式,沿途树立起一根根木质电线桿,將电能的触角延伸至港口区域的每个角落。
关於灯塔的设备,稷粟最初提供的方案是使用一套4kw功率的光源。这套方案通过高效能的led发光体,配合菲涅尔透镜组,將发散的光束匯聚成平行光柱,理论上可在晴朗夜空中实现约100公里的可视距离。
贝安琪审阅后,认为虽然这初步满足了基本需求,但她仍希望灯塔的指引距离能更远一些。在这个缺乏精密导航手段的异世界,灯塔作为最关键的航標,其参照价值被赋予了最高优先级。
当其余观测手段,得出相矛盾的结果的时候,所有的船长,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信任灯塔。
稷粟显然不接受任何质疑,他在灯光功率的数字后面添上了一个零,並相应地升级了配套的散热和透镜组。
安防和监控设备也被陆续传送过来。这次並未採用繁琐的埋设网线方案,而是启用了新型的低空悬浮基站“蒲公英”。
这种银白色的球状基站,將稳定地悬浮在大约两千米的空中,为下方直径三十公里范围內的地面区域提供无线信號覆盖和数据中继。
支撑“蒲公英”的浮空气球及其固定体系,由紫堇主导开发。她利用异界的链金术,製造出密封性极佳的大型氢气球,以提供持久稳定的驻留能力。並通过呈三角形分布的、绷紧的强化拉索,將其锚定在地面上。
基站的信息设备所需的电力,则由气球表面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持续供给。
按照设计规范,这套空中基站的例行检修维护周期,大约为一个月。
凭藉“蒲公英”的通讯支持,苏冥在码头周边区域,构建起一套全天候安防体系,並设立了配备监控屏幕的安保值班室。
在轮机组成员的努力下,蒸汽发电机组终於轰鸣著运转起来。一盏又一盏电灯在港湾各处亮起,各个照明迴路也完成了测试。
看到进展顺利,苏冥高兴地宣布:今晚大家可以加班工作了!
****
饶是有了『元素共鸣』的加持,紫堇体內的魔力依然以极快速度消耗,刚过上午便已告罄。
吃过午饭后,她便安静地待在三色堇號工作间里,开始研读苏冥传送过来的《龙族改革建议方案(第一稿)》。
方案中关於顶层政治结构的改革建议,反而是最容易推行的一部分。这部分的核心在於长老这个层级,前任龙王葛烈的“思想统一”工作卓有成效,长老们同意让紫堇介入,成为掌握实权的执政官。
新架构下,由紫堇主持全局,各族长老將不再按各自种族划分权限,而是依据具体职责重新分派职务。对於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各族长老潜在偏袒本族、徇私护短的情况,《方案》没有建议设计复杂的制度约束,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龙治”方案。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小说选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
具体来说,就是由现任龙王葛烈,亲自负责对违规者进行“温柔劝导”。
毕竟龙族个体总数不过万余,其行政管理的规模,也就相当於苏冥祖国一个普通乡镇的体量。此等规模下搞政治制衡,浪费资源,缺乏实际意义:毕竟异界是以个体力量主导的社会。
然而,向基层延伸的改革则麻烦得多,龙族当前亟待解决的种种积弊,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一层面。
根据《方案》的建议,需要在各个龙族聚居点正式设立“村长”这一职务,並將其直接纳入龙庭的垂直管理。
而在此之前,这些事务都是由各族长老们管理的。
总之,先理顺龙族內部的管理结构和权力运行,然后再著手一点点解决其广袤领地上,那上百万主要由人类、地精、矮人构成的“流动人口”,所带来的治安、税收、资源分配等复杂问题。
“我准备先去一趟龙庭,整理一下龙族內部的资料和现有管理体系。”紫堇向苏冥道。
儘管港口建设,有不少地方需要她。但龙族作为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早日理顺其內部,对於未来各项计划的顺利推进都將事半功倍。
苏冥同意道,“具体的变更细节,你可以直接联繫苗欣,菟丝子小组会全力为你提供諮询和指导支持。”他略作思索,补充道,“带上一个蒲公英基站,安装在龙庭上空。”
蒲公英基站对地面设备的有效覆盖半径是30公里,但这並不意味著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也仅限於此。在毫无阻碍的高空,配合体积远大於地面便携设备的高增益天线,它们彼此间的握手距离可以轻鬆超过400公里。
而蓝宝石港口与龙庭之间,大约是250公里。
商议妥当后,紫堇便与黑龙长老墨元一同出发,前往了龙庭。
****
在与地球方面进行沟通时,许久未曾露面的桑梓出现。
“下午好!”苏冥问候道。
“早上好!”桑梓回应。
两人按各自时间,各论各地打招呼。
“跨位面通讯的试验计划,进展如何了?”苏冥询问道。
“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处於关键原理的验证实验阶段。”桑梓匯报导,“不过,关於普通光子的传送实验,现在可以排期进行了。”
桑梓提到的光子传送实验,核心目的是验证苏冥的『万物召唤』能力,是否能够传送光子。
“为什么这个实验拖了这么久?”苏冥有些不解地问。
在他的理解里,这个实验应该是最早进行的基础验证之一。设计一套接收和验证设备,传送到异界,然后在地球这边发射一束特定参数的雷射束,测试苏冥是否能將其成功“召唤”过去,这在技术上並无难度。
“事实上,我们已经测试过了。”桑梓向苏冥解释道,“在之前的传送实验中我们发现,你的能力无法將在场的雷射束收走”。”
“有没有可能,只是传送过去了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光子?”苏冥提出了假设。
“我们的测量精度,可以探测到万分之一级別的光子流变化。”桑梓回答,“因此我们推断,要么是光子本身无法被传送,要么是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或更特殊的条件。所以,我们打算採用频谱范围更广、亮度高百万倍以上的新型光源,来进行更精確的验证实验。”
“原来如此。”苏冥点点头,明白了缘由,“所以这段时间,你们是在准备这个新光源?”
“没错。”桑梓点点头,“设备目前已经基本调试完成,计划两周后开始实验。”她给出了明確的时间表。
苏冥自然应允。
****
隨后,桑梓拿出一份文档,递给苏冥。
“关於你上次提供的龙族飞行观测数据,我们的分析团队已经得出了初步结论。”
苏冥翻了翻,发现报告篇幅颇长,充斥著大量的图表和专业分析。
苏冥直接翻到结论部分,隨即被上面的措辞震惊了——“电离流体动力推进(ehd)?“
其原理是通过在龙体周围製造高强度电场,使附近的空气分子发生电离,形成大量带电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定向运动,不断撞击周围的中性空气分子,从而產生持续的推力。
“这並不奇怪。”桑梓平静地回应,“ehd的理论基础並不复杂,只是在地球受限於材料强度、能量转化效率以及高压绝缘技术等因素,一直无法投入实用。
但在魔法侧世界,配合龙族强大的生物体魄和魔力操控,能够实现这种飞行方式是合理的。”
苏冥继续翻阅报告,后面详细分析了这种飞行模式的性能潜力。理论计算表明,ehd推进理论上足以支持超音速以上的飞行。
不过,根据苏冥的了解,目前精英巨龙的实际极限速度,大约在200节(约370公里/小时)左右。
这应该是受限於巨龙的自身体型结构,和魔力输出的限制。
但巨龙的优势在於,他们能够灵活切换多种推进模式:低速时依赖振翅进行高效的养生飞行;中速时运用普通风系法术实现悬浮滑翔;而在需要爆发速度时,则启动ehd模式。
这种多模式组合,赋予了他们极其可怕的空中灵巧性。
“在异界,掌握这项技术的智慧种族多吗?”桑梓接著询问。
“只有龙族掌握这种被称为闪电衝刺”的技巧。”苏冥肯定地回答,“就连飞行能力仅次於他们的羽族,也完全不会。”
这时,丰收拿著一份和苏冥手中相同的文件走了进来,显然他也是刚收到这份报告,“基於这种飞行能力,我们的空中作战体系,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了?”
苏冥摇摇头,“巨龙是我们的盟友,有紫堇在,这个纽带断裂不了,所以暂时不考虑。”
“那就先启动预研项目,储备技术。”丰收点了点头,“虽然巨龙达到了三分之一倍音速,但他们的绝对速度还是远低於现代喷气式飞机。而且ehd模式耗能巨大,耐力不足,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战术弱点。”
“羽族呢?”桑梓询问。
“羽族我也做了调查。”苏冥回答,“虽然他们的极限速度没有巨龙闪电衝刺”这么夸张,但飞行效率极高,续航能力惊人。”
他想了想,“异界两个最擅长飞行的智慧种族,都是我们的盟友。因此,我们走空中力量路线的话,应该是能確立优势的。”
“就等你的后勤补全了。”丰收嘆气道。他这里好东西都排队多时了,但苏冥连高质量的航空燃油都还没解决。
而除了油料,空基战斗力量对於整个体系的压力,都是极其巨大的。
“这不正在弄著呢。”苏冥道。
“ehd本身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丰收指著报告道,“如果能传回更多高精度的观测数据,比如高清视频记录,或者安装在龙族身上的传感器获取的实时物理参数,我们或许能尝试復现一部分。”
“所以在等跨位面通讯系统啊。”苏冥嘆息道。
****
稍晚些时候,一条体型瘦削的黑龙,扇动著翅膀降落在港口,它带来了过去十年间,巨龙山谷的详尽气象资料。
苏冥立刻安排人手,將这些珍贵的资料复印备份,然后將原件交还给了黑龙使者。
因为正值饭点,所以后勤组紧急动员,招待了对方一餐。苏冥很怀疑,这只黑龙是不是故意卡的时点。
在晚饭过后,施工队的学员们真就怀著高涨的热情,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夜间建设中。岸上,一盏接一盏明亮的灯火亮起,將整片沙滩映照得如同白昼。
苏冥望著这些在灯光下不知疲倦的辛勤身影,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在工厂车间里的自己。
当然,他自己也没有閒著。苏冥指挥人手,將“彩虹五號”无人机推上了飞行甲板,开始对港口周边区域进行地形测绘。
之所以是五號,是因为白天他曾试图用“彩虹四號”执行同样的任务,结果忘了这里是巨龙山谷。
虽然彩虹四號飞行高度,远超巨龙飞行极限,但架不住某些眼尖的巨龙,发现了这个高空“怪鸟”。起初是一两只好奇地追逐观察,接著呼朋引伴,很快便聚集了一大片。
龙群越聚越多,气氛也变得躁动起来。
苏冥通过监控画面直觉不妙,立刻操控无人机爬升返航,可惜为时已晚。只见一大群巨龙仰头齐声咆哮,隨即喷吐出五顏六色的炽热龙息。
凭藉惊人的数量和覆盖性的“火力”,他们硬是隔著几千米的高度差,將可怜的彩虹四號凌空打成了一团燃烧的碎片。
好吧,必须承认,他们在打高空目標这方面,比地球上某个国家打气球的水平,强太多了。
儘管事后紧急安排巨龙去各处下发通知,反覆强调“不要攻击侦查机”、“高空飞行器没肉,不能吃”,但苏冥对这种宣传能起效的速度和深度,实在持保留態度。
为安全起见,苏冥决定將地形测绘工作改在夜间进行。利用高空的距离,加上夜色的掩护,彩虹五號这次终於得以安全地展开了测绘工作。
苏冥確认各项参数运行正常后,便为无人机设置了自动巡航模式和测绘航线,隨后便睡下了。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海面时,“彩虹五號”无人机稳稳地完成了任务,顺利返航。
苏冥將其降落在三色堇號宽阔的飞行甲板上。他拔下存储著宝贵数据的硬碟,带回舰桥开始分析。
正如所料,织梦大长老提供的那张地图,在海岸线、山脉走向、河流分布等地理信息上,存在大量偏差,有些甚至还很严重。
根据无人机的高精度地形数据,苏冥很快在距离蓝宝石港口约八十公里处,锁定了一处理想的山脉区域,“红脊”。
这是一座地质年代久远、早已沉寂的大型死火山口。其地表植被极为稀疏,环境荒凉。通过对周边地形地貌的深入分析可以推测,这座火山在歷史上曾经歷过相当漫长而剧烈的喷发期。
这意味著,它的地下深处几乎必然蕴藏著丰富的矿藏!区別只在於矿藏的品种多寡、储量和品位高低。
但这仅仅是吸引苏冥的一个方面。
“红脊”同时具备其他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首先,它距离白河的主河道非常近。这不仅意味著极其丰沛的淡水供应,更重要的是,白河的上游源头位於矮人王国境內,河道流经银月森林,最终蜿蜒穿过巨龙山谷。
这等於开通了一条从矮人王国矿產地和工业区直达基地的,內陆黄金水道!
未来所需的各类矿石、金属锭等大宗原材料,可以便捷地通过內河船只运抵於此。
其次,根据龙族提供的气象资料分析,巨龙山谷区域拥有相当可观且稳定的风力资源。“红脊”死火山相对独立的山体及其高耸的地势,正是架设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绝佳选址!
当然,火山口开阔向阳的坡面,也极其適合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光伏板。地表植被稀少这一点,此时反而成了利於施工和减少维护的有利因素。
再者,“红脊”火山歷史上多次喷发所覆盖的周边广袤区域,形成了异常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如今,这片沃土之上生长著储量惊人的茂密森林。这些资源,是农林化工的理想原料。
至於更长远的材料供应,则完全可以在巨龙山谷內的其他地方,开设林场分基地,或者直接向银月森林精灵们採购。由精灵们负责可持续採伐,並將木材綑扎成巨大的木筏,顺白河漂流而下,直抵这座未来的工业中心。
至於说“红脊”区域土层浅,岩石地基稳固,非常利於大型工业基建这一点,反而只是诸多优势中一个锦上添的细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